
秋祭典禮活動從農歷七月十八日開始。當天清晨,兩百多名身著統一服飾的儀仗隊伍在嗩吶、鑼鼓伴奏之下浩浩蕩蕩的沿伏羲廟及伏羲路步行街舉行了迎神、迎圣水、出榜文儀式。農歷七月十九日上午九時五十分,主持人宣布祭祀典禮開始。三天的秋祭活動中,同時舉行戲劇公演、嗩吶演奏、舞獅及武術表演,可謂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極具觀賞性。

今年的秋祭伏羲文化廟會活動,在繼承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亮點。參與活動的人數,較往年有大幅增長,群眾自發參與的積極性高。其次,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文化廟會活動,使整個活動得以安全、有序進行。另外,市博物館還邀請了陜西秦腔劇團前來演出,突破了以往省內劇團演出的單一模式,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多年來,天水市博物館一直致力于伏羲祭祀禮儀的挖掘保護與傳承工作。歷經多年努力,徹底摸清了祭祀活動的歷史沿革、祭祀禮儀、儀程、分布區域、傳承人情況、樂舞和祭器等全部狀況,了解和掌握了祭祀禮儀的保護現狀,為不斷規范公祭伏羲大典等活動提供了很好的資料。經過多方面努力,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升格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持祭祀。2006年,由市博物館申報的“太昊伏羲祭典”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年,以公祭伏羲大典為主的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被國際節慶協會評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節會”和中國節慶50強;2007年,經市博物館申報,市政府上報甘肅省政府,甘肅省政府批準將每年公歷6月22日確定為正式公祭日期,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籌備領導小組”。公祭伏羲大典迄今已舉辦二十二屆,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任建新、王光英、費孝通、李蒙、許嘉璐、周鐵農、郝建秀等國家領導人先后出席大典活動。為宣傳天水、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