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麥積山石窟視察)

(在麥積山石窟視察)

(在仙人崖視察)
7月23日至24日,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委原書記陸浩一行到甘肅進行修改《護照法》專題調研后,來我市視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
外事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地震波勘探開發聯合研究所所長楊慧珠,外事委員會委員、原中國遠洋運輸集團黨組書記張富生,外事委員會委員、原海軍副司令員金矛,外事委員會委員、原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徐根初,外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曹衛洲,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蓮玉隨同視察。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多明,天水市委書記馬世忠,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柴金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銳,市委常委、秘書長蔣曉強陪同視察。

(李肇星為麥積山題寫“天水依舊、人間一新”八個大字)
兩日來,李肇星、陸浩一行先后來到麥積山石窟、伏羲廟等文化旅游景點視察。在風景秀麗的麥積山石窟,李肇星興致勃勃地一邊聽導游講解,一邊做著筆記。李肇星、陸浩指出,麥積山石窟集中國雕塑之大成,不愧為“東方雕塑博物館”。要讓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在我們手中發光、發亮,就需要對石窟保護和開發進行科學規劃,堅持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隨后,李肇星還為麥積山題寫了“天水依舊、人間一新”八個大字。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視察)
李肇星、陸浩還視察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詳細了解了伏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文物古建筑的保護與維修等方面的情況,陸浩還欣然題寫了“天河注水、一畫開天”八個大字。李肇星、陸浩指出,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保護和挖掘伏羲文化,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伏羲文化,依托這些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資源,精心打造旅游品牌,開發旅游精品線路,提高旅游業服務水平。

天水民俗博物館古建筑與民俗文物相互映襯,陳列了2000余件民俗和歷史文物,集中展示了明清時期官宦人家的生活場景,設有名人書畫、皮影、剪紙、香包、刺繡、生活用具等12個專題展覽。視察天水民俗博物館后,李肇星、陸浩強調,要在重視名城保護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保護、弘揚優秀的民俗文化,讓民俗文化煥發出光彩奪目的勃勃生機。

(在天水市博物館視察)
視察中,李肇星、陸浩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們說,天水作為甘肅省第二大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交通區位、制造加工、特色農業、歷史文化、旅游資源、自然生態、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投資基礎良好,發展前景廣闊。隨著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的加快實施,天水目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天水市各級黨委、政府要搶抓機遇,齊心協力,爭取把天水建設成為經濟實力較強的隴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和關中——天水經濟區西端重要的增長極。

(李肇星為麥積山題寫“天水依舊、人間一新”八個大字)

(陸浩為伏羲廟題寫“天河注水、一畫開天”八個大字)

(陸浩為伏羲廟題寫“天河注水、一畫開天”八個大字)

(在麥積山視察時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