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甘肅省發展改革委在蘭州組織召開天水至平涼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天水市副市長雷鳴出席會議。
會上,項目設計單位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詳細匯報了工程可行性初步設計情況,咨詢單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會專家就項目建設有關情況進行了咨詢,省直有關部門、沿線天水、平涼兩市及縣區政府負責人就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了具體的意見建議。
天水至平涼高速公路是平涼至綿陽國家高速公路(G8513)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甘肅省高速公路網中規劃的平涼至武都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調整后新增線路。該路段起于平涼市四十里鋪,途徑華亭縣、莊浪縣、蓮花鎮、秦安縣、中灘鄉、渭南鎮至秦州區西十里與天定高速相接。全長213.8公里,其中建設里程170.382公里(扣除與銀川至昆明國家高速公路平涼至華亭共線段43.427公里),估算總投資218.14億元。共設涵洞242道、小橋408米/21座、中橋2173米/37座、特大及大橋27509米/77座、技術復雜大橋1108米/座,隧道55133米/42座,互通式立交10處(其中樞紐互通式立交2處)。計劃于2014年10月開工建設,2018年10月建成通車。
雷鳴表示,近年來,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廳高度重視天水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在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在天水至平涼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中,天水市將全力支持,積極配合省交通運輸廳及項目業主單位,認真做好各項前期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同時,就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建議在天水市秦州區羅峪溝設置天水北出口,進一步緩解市區交通壓力,便于快速出行;二是建議將秦安經清水、張家川到陜西隴縣設置一條連接線,打通渭河北岸又一條東出口,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交通運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