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承擔2016年度旱作農業項目頂凌覆膜任務74萬畝(清水縣12萬畝,秦安縣9萬畝,甘谷縣13萬畝,武山縣13萬畝,張家川縣10萬畝,秦州區12萬畝,麥積區5萬畝),今春以來,我市把頂凌覆膜工作作為春季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動。截止4月14日全面完成今年頂凌覆膜任務,全市共完成覆膜面積76.83萬畝,占總任務74萬畝的103.82%,其中:武山縣完成13.78萬畝,占任務的106.02%;甘谷縣完成13.70萬畝,占任務的105.38%;清水縣完成12.54萬畝,占任務的104.50%;秦州區完成12.37萬畝,占任務的103.08%;張川縣完成10.26萬畝,占任務的102.57%;麥積區完成5.08萬畝,占任務的101.60%;秦安縣完成9.10萬畝,占任務的101.11%。

今年頂凌覆膜工作的主要特點:一是組織領導重視,安排部署周密。2月19日,全國、全省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后,局領導就及早抓好今春頂凌覆膜工作進行了安排。2月24日,市政府副市長霍衛平赴市農業局調研時就全力以赴抓好頂凌覆膜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會后市農業局立即召開春耕生產工作會議,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結合我市頂凌覆膜工作,就貫徹全國、省、市相關會議精神作了進一步安排部署。3月5日全市農業工作會議上,市農業局領導對頂凌覆膜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目標,強化了措施,增強了廣大干部群眾做好頂凌覆膜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證了頂凌覆膜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科學規劃到位,面積任務落實。為了爭取工作主動,上年秋季市農技中心組織各縣區農技部門,以縣區為單位,分區域規劃預留地塊,將全部任務規劃落實到村到戶,統一造冊登記。通過市、縣、鄉各級共同努力,頂凌覆膜在7縣區110鄉鎮1407村,規劃面積74萬畝。示范點面積58.51萬畝,其中萬畝以上示范點21個,面積24.31萬畝;萬畝以下千畝以上示范點90個,面積15.5萬畝。面積科學規劃落實到位,保證了頂凌覆膜工作的順利進行。三是物資保障到位,配套資金落實。為了充分調動農民群眾頂凌覆膜積極性,在省上每畝補助2公斤地膜的基礎上,市、縣區也給予一定補助。市農技中心按照市農業局安排部署,積極與省、市相關部門銜接了資金落實,督促了地膜招標采購工作。共落實省、市、縣補助資金2200.63萬元,其中省級補助1924萬元,市級配套236.6萬元,縣級補助40.03萬元;到位地膜4671.98噸,占總需量4440噸的105.22%,其中省級補助到位1504.49噸,市級補助到位215.19噸,縣級補助到位38.25噸,農戶自籌2914.06噸。共補助種子5.2萬公斤,化肥178.1噸。頂凌覆膜工作投入機具總量達到18788臺,其中:人力起壟機16584臺、機械牽引起壟覆膜一體機208臺、旋耕機及配套拖拉機1996臺(套)。在農資采購供應過程中,嚴格按照省上要求統一招標采購,確保了配發地膜及時、足額、規范地發放到農戶手中。同時,市、縣區派出技術人員,強化技術服務,推廣集成創新技術,做好起壟覆膜機具調試、保養和維護,力求加快覆膜進度,努力提高覆膜質量。四是宣傳培訓到位,技術措施得力。我們始終把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放在項目工作的首位。干部下基層活動中,市、縣、鄉、村四級干部深入農戶,扎實細致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幫助廣大群眾進一步轉變觀念、消除疑慮,充分認識頂凌覆膜技術的現實意義。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期間,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演示和咨詢活動重點宣傳培訓了全膜雙壟溝播栽培、農技農藝有機融合等技術。全市舉辦培訓班310期,培訓農技人員655人,召開現場會72場(次),培訓農民11.08萬人(次),發放資料12.42萬份,廣播電視講座212期。 結合全省“百天百場、千人千期”精準扶貧與農技推大研討天水大培訓活動,在單位精準扶貧聯系村張川縣龍山鎮韓川及周邊村,著重講授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操作規程、增產原理,對個別農戶覆膜不規范、施肥不合理、管理不科學等問題,提出了具體措施。由于培訓工作準備充分,針對性強,群眾參加的積極性很高,互動熱烈,氣氛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