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五大發展新理念為引領,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精準脫貧為重點,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實施“48113”現代農業推進計劃,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農業增加值11.2億元、同比增長5.2%,各項工作開局良好。

一、春耕生產進展順利。認真貫徹全國春管春耕暨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及時制定下發了《2017年全市種植業重點工作安排意見》,組織開展“千名農業科技人員服務春耕生產助推結構調整”活動。積極搶抓雨水豐富的機遇,有序開展春耕播種,全市意向春播面積313.9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02.98萬畝(玉米116.3萬畝、馬鈴薯71萬畝),經濟作物41.4萬畝(油料18.1萬畝、中藥材23.3萬畝),蔬菜53.9萬畝,其它作物5.7萬畝。截止3月底,全市共完成頂凌覆膜面積59.16萬畝,占任務的88.3%;完成秋覆膜面積15.17萬畝,占任務的101.17%;全市共籌集蔬菜產業發展資金2000多萬元,培育蔬菜苗7.8億多株,其中集中化育苗約4.2億株,完成早春蔬菜播種面積35.51萬畝,占計劃65.9%。貯備調運化肥12.81萬噸、地膜3891.94噸、農藥95噸、馬鈴薯種薯63000噸,分別占總需求量14.51萬噸、4020噸、100噸、106500噸的88.28%、82.88%、95%、59.2%。打耱鎮壓麥田29.53萬畝,追施化肥108.86萬畝,完成冬春灌2.23萬畝,防治病蟲害49.41萬畝,中耕除草13.59萬畝。同時,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積極開展了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保證了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

二、精準扶貧有序推進。一是順利完成了2016年度精準脫貧考核工作。市、縣(區)兩級扎實組織開展了對貧困村、貧困人口的脫貧退出驗收工作,并順利通過了省級抽查和國務院第三方評估組的評估驗收。二是精準確定脫貧時序。按照《甘肅省貧困退出驗收辦法》,經過全面分析和測算,結合全市實際,科學確定脫貧退出時序,將全市脫貧時序調整為2018年甘谷縣、武山縣整縣摘帽退出;2019年麥積區、清水縣、秦安縣、張家川縣、秦州區整縣摘帽退出;2017-2019年計劃每年減貧10.64萬人,2020年減貧5.86萬人。三是精準確定扶貧工作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緊扣貧困群眾需求,確定了特色產業發展、勞務輸出、易地搬遷、生態保護、加強教育、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九個方面的工作重點,明確了目標任務,為今年集中攻堅奠定了基礎。四是積極推進脫貧措施落實。市縣(區)組織行業部門進一步摸清“七個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項目需求清單,建立健全臺賬,明確部門責任和幫扶人員,確保精準脫貧各項措施到村到戶到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三、農業項目起步良好。全市共申報500萬元以上水利項目1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個,占計劃9個的22.22%;已爭取到位各類水利項目資金2.09億元,占下達計劃任務9.88億元的21.15%;已完成建設投資1.71億元,占市水務局下達計劃18億元的9.52%。按照全產業鏈發展的要求,調結構,補短板,繼續在全市謀劃建設十大畜牧龍頭項目,計劃總投資4.44億元;目前,有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2502萬元;1個項目已通過省上評審,將在近期立項實施;2個項目正在協調論證。積極爭取2017年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項目資金7.16億元,比上年增加2.46億元,增幅29.6%;全市扶貧互助資金總量達17.76億元,注冊運行行政村2462個,涉及項目村總戶數664796戶,累計發放借款9.56億元,其中貧困戶借款3.29億元。100個科學發展示范點已開工建設83個,占年度建設任務的83%;投入建設資金4.0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35.56%。

四、造林建園成效明顯。依托新一輪退耕還林、三北五期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以“大地增綠、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在十天高速、天定高速、寶天高速、天巉公路、莊天公路、麥甘公路等通道沿線面山以及縣城、重點鄉鎮周邊等重點綠化區域,集中連片,山水林園田路綜合治理,整流域規模推進。全市共完成各類造林12.88萬畝,占計劃任務20萬畝的64.4%,義務植樹398.5萬株,道路綠化802.9公里。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為切入點,按照“集中連片,規模建園”的要求,加強特色優質林果基地建設。全市完成春季果品基地建設8.2萬畝,占全年任務10萬畝的82%;補植補栽0.9萬畝,占全年任務10萬畝的9%;老果園改造1.4萬畝,占全年任務5萬畝的28%。完成果農技術培訓4.3萬人次,占全年任務的43%。

五、春季畜禽防疫扎實有效。全市下發各類常規疫苗1145萬毫升(頭份),舉辦各類培訓班123期,培訓各類人員1782人次。向村級防疫員發放《小反芻獸疫防治知識》《牛羊布病告知書》和《動物疫病防控人員三基訓練手冊》等資料2100份(冊)。全市用各類消毒藥品消毒規模養殖場820多個、消毒面積35.56萬平方米,養殖戶4.23萬戶、消毒面積253萬平方米,屠宰場、交易市場集中消毒3次,消毒過境畜禽運輸車458輛,投入消毒藥品7.28噸,消毒器械1261臺,消毒面積172.31萬平方米。

六、勞務輸轉平穩有序。一季度,全市輸轉勞動力54.98萬人,完成年任務69萬人的79.67%,創勞務收入26.55億元,完成年任務132億元的20.11%。積極開展春風行動,舉辦各種規模招聘洽談會、推介會等 61場次,累計發放春風卡、務工信息等宣傳材料172000份(冊),組織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03050人;著力加強就業監測,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監測機制,把勞務輸轉重點鄉鎮、勞務輸轉集中行政村作為長期監測點,把汽車站、火車站等農民工外出必經場所和大型職介機構作為短期監測點,采取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的辦法,重點對7個縣區14個勞務村開展了勞務輸轉監測活動。從監測統計情況看,全市農村勞動力務工較去年保持平穩,流向趨于省內,輸轉正常有序。 (中共天水市委農村工作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