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至8日,在全市“接放管服”改革工作培訓會上,天水市工商局在天辰大酒店一樓大廳舉辦了以假煙假酒為主的假冒商品展,集中展示了今年以來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打假治劣的工作成果。
重拳出擊讓假冒偽劣商品“現形”
“今年以來,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落實‘接放管服’改革要求,主動擔當,敢于‘亮劍’,打造執法‘鐵拳’,凈化市場環境。此次共展出假冒香煙、白酒、日用品、副食品、皮包、裝飾材料等六大類186件,這只是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查繳假冒偽劣商品的一個縮影。”市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董小明介紹說。據悉,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工作部署,圍繞貫徹《“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扎實深入開展“規范市場秩序、強化行政執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確定了整治農資、食品、家用電器、家裝建材、日用百貨、服裝鞋帽、通訊器材、汽車配件、兒童及嬰幼兒用品、短斤少兩等“十大行動”重點,執法人員堅持追源頭、端窩點、查無照、清死角,讓假冒偽劣商品無處遁形,難逃法網。前5個月,共查辦各類案件41件,案件總值23.97萬元,罰沒款15.95萬元。其中,市工商局查處違法廣告發布案、加氣站違法經營案、“加油卡”損害消費者權益案1起、水果短斤少兩案,在社會上引起良好反響。全市公用企業限制競爭行為明顯減少,市場秩序得到有效維護。

關注民生為維護合法權益“撐腰”
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牢固樹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緊緊圍繞“品質消費美好生活”年主題活動,加大消費維權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紅盾質量維權行動”,嚴厲打擊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這次展出的假冒偽劣煙、酒、“傍名牌”日用品、“山寨”飲料等,均與生活消費密切相關,群眾關心、社會關注,人們深惡痛絕。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工商局組織開展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專項整治,按計劃開展商品抽樣120批次,依法查處農村集貿市場、小商店、小超市銷售假冒偽劣和不合格商品的行為。針對這些假劣商品不易辨識等問題,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加大消費教育引導,積極普及消費維權法律法規和消費知識,在全市66個基層工商所建立了消費維權聯絡站,通過發布維權典型案例、熱點分析、消費警示、聯合廠家工作人員現場講解等形式,讓消費者增強識假辯假的能力,提高依法維權的意識。據統計,前5個月,全市工商系統通過12315網絡投訴舉報共受理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1127件,案件辦結率為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8.88萬余元。

亮曬成績促基層工商部門“創優”
這次假冒偽劣商品展,共展出全市包括基層工商所、經檢分局(大隊)在內的35個執法主體的打假成果。“每個工商所的成績都在展板上,一目了然,我們所看到了差距,看到了不足,我們一定會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補齊短板,迎頭趕上,積極維護轄區市場秩序。”來自麥積區的一位基層工商所所長如是說。這次假冒偽劣商品展,是市工商局推行月通報、季點評、半年督查、全年考核制度的一次具體形式,不僅搭建了警示教育的平臺,而且搭建了沙場點兵的舞臺,通過亮曬成績,鼓勵先進,鞭策后進,補齊短板,促進工作。正如市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董小明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健全市局、縣區局和基層工商所三級聯動機制,堅持多管齊下,雙輪驅動,一手抓服務發展,一手抓監管執法,當好服務市場主體發展的‘店小二’和消費者權益的‘維護者’,在‘接’得住、‘放’得下的基礎上,向‘管’得好、‘服’得優轉變,以作風建設的實效推動硬環境更‘硬’,軟環境更‘軟’, 持續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市場競爭環境和市場消費環境,為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