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天水市政府副市長何東帶領秦州、麥積兩區政府、市國土資源局和小隴山林業實驗局負責同志,先后深入秦嶺天水段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曲溪景區、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各類保護區和秦州華奧已退出礦權治理點,現場督查檢查保護區內礦業權退出及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情況。
何東指出,全面停止全市各級各類保護地內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并對保護地內已設礦業權開展分類處置,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思想、推進我市“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根本舉措。兩區政府及市國土資源局等職能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緊盯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建立了保護區礦權退出管理臺賬,持續抓好全市各類保護區內的礦業權通過注銷、扣除等方式全面退出,有力促進了各類問題的清理和整改,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何東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強化“生命線”意識和“高壓線”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紅線管理,不折不扣地落實好“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的發展理念,切實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既盯緊老問題的整改,又盯新問題的解決,重點檢查秦嶺天水段各類問題的整改進展、整改效果、銷號情況和追責問責情況;按照不欠新賬、還清舊賬的要求,加大礦山地質環境生態修復整理,加快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提升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