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嫦娥”的“逆行者”

本期嘉賓:圖左至右童威、宋建龍(天水秦安人)、劉若林
火箭騰飛的壯美背后,有一群“不避湯火之難”的人。他們就像守護神一樣,默默的守護著“嫦娥妹妹”和她的兄弟姐妹,守護著發射場,守護著航天事業。他們是發射場的“逆行者”。
綠蔭青翠欲滴,清泉石上飛流。兩側山峰夾持,陡壁峭立,樹木蒼翠,郁郁蔥蔥,一條小溪靜靜流淌。靜默的山,流動的水,一動一靜,構成一幅美妙和諧的溝底風景畫。在這美如畫的風景中,有兩座巍峨的塔架極為亮眼,這里就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承擔衛星發射最多的西昌發射場。從2007年10月24日“嫦娥出生”到現在,西昌發射場已經陪伴“她”11年了,每一次“她”的關鍵成長,都有他們為“她”保駕護航。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深入發射場區,在碧波蕩漾的魚塘邊上坐落著一棟有些年代感的小樓,有一群“不避湯火之難”的消防員就扎根在這里。

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瞬間(拼圖)
2018年12月8日凌晨,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發射場2號塔架壯麗飛天。火箭剛剛出塔,“消防救援出發”一聲令下,發射場上這群“逆行者”火速奔赴發射臺,鋪水帶、架水槍、開閥、噴水降溫,雖然他們沒有機會直接接觸火箭、衛星,但他們以自己特別的方式守護著“嫦娥四號”,守護著發射場,守護著航天事業。

“哈哥”正在帶隊進行救援訓練
生命探測儀、金屬切割機等20多種救援裝備熟練操控,火場撲救、地震搶險、醫療急救等5大類救援工作悉數掌控,消防員、警戒員、急救員、救援員4種崗位身份靈活切換,他就是發射場的“百變衛士”宋建龍,人稱“哈哥”。“哈哥”是發射場消防分隊長,因生得一張憨厚的臉,又慣喜哈哈大笑,故人送外號“哈哥”。
執行“嫦娥”任務,“哈哥”激動之余,腦子里也時刻繃緊了弦。為了錘煉過硬的救援技能,“哈哥”對隊員們的要求嚴,對自己更是嚴上加嚴。一上訓練場,“哈哥”秒變“黑臉”,負重長跑、消防應急演練、設備操作競賽……各個科目,“哈哥”都沖在最前,常言道“強將”手下無“弱兵”,消防分隊的各項成績在發射場一直名列前茅。“發射場消防就是在同魔鬼搶時間,時間就是生命和財產,每快一秒,就多一分希望。”這大概就是“哈哥”身先士卒的原因。

消防隊員執行任務中
從嫦娥四號探測器踏進發射場的那一刻開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消防救援分隊的隊員也就化身成為了“她”的守護神。加注前的消防演練完美無疵,加注時的消防值班夜以繼日,時時刻刻都守護在她的身邊。液氫進入廠區后,那更是24小時寸步不離的堅守,連晚上睡覺都蜷縮在狹小的消防車里,夜里的山風很硬,總會透過縫隙往車里鉆,雖是刺骨的冷,但有熾熱的心,足矣御寒。
涼山的夜晚寒冷難耐,既有凌烈寒風的侵襲,更有高危燃料的威脅。可是分隊隊員們沒有一個叫苦退卻的,無論是易燃易爆的液氫現場,還是劇毒推進劑的加注現場,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有他們在一旁守護著,大家干活都踏實放心。火箭騰飛的壯美背后是他們保星護箭的艱辛,他們就像守護神一樣,默默的保護著“嫦娥妹妹”和她的兄弟姐妹。
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平日訓練里,他們揮汗如雨,閃展騰挪,其疾如風,動如雷霆,分秒必爭。他們把每一次訓練都當成實戰在練,輕傷不下火線,小痛不算痛,有時候就為了突破那一秒,經常給自己“開小灶”加練,因為分隊長說的那句話,他們已經深深的印在心里:時間就是生命和財產,每快一秒,就多一分希望。
火一半,水一半;訓練一半,火場一半;安一半,危一半。這便是對消防分隊最好的詮釋。
蟾宮玉兔方圓夢,天眼蒼穹欲覓源。每一個成功的瞬間,都凝聚著所有航天人的汗水,就是這樣一群人,組成了這只消防分隊,讓“嫦娥妹妹”能在這個溫柔的港灣里放心的去實現夢想。他們用水槍譜寫著堅定不移的誓言,用青春塑造著偉大與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