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堅持黨建引領,著力筑牢思想根基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為推進全市文化旅游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思想保障;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建工作基礎。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的思想觀念,切實履行好黨建主體責任;靠實意識形態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要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陣地管理,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到實處。
二、堅持共建眾享,著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全市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著力提升“四館一站”免費開放服務質量,多方位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各縣區完成107個社區、1660個村級文化館圖書館服務點建設任務。組織實施好全國第五次公共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8個文化館基層培訓和260個貧困村設備配送工作。加快智慧廣電建設步伐。完成65座旅游廁所建設任務。

三、堅持項目支撐,著力培育壯大文化旅游產業規模
強化藍圖指引作用。在去年出臺八項政策的基礎上,今年繼續研究出臺《天水市文化旅游商品研發營銷實施意見》等配套的政策性文件,為全市文化旅游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更全面、更廣泛的政策支持;要全力扶持產業園區建設。要積極推進伏羲文化旅游等產業園建設。全力扶持天水漢唐陶藝等國家和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支持天水市文化產業創新創業園藝術孵化基地等健康發展;謀劃實施重大項目。不斷加快麥積山游客服務中心等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天水•白鹿倉國際旅游度假區等重大特色文化旅游等項目建設。持續加大全市重大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力度,促進文化旅游業投資平穩快速增長;積極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牢固樹立文化旅游首位產業的思想理念,切實加快文化旅游與體育、農業、教育等領域和行業融合發展,不斷衍生與文化旅游相關的新業態新產品;全面開展全域旅游創建。推進縣區全域旅游創建工作。加快推進麥積山、伏羲廟、大地灣三大景區開發建設,加大10個精品景區和30個特色景區開發建設力度,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功能。全年創建A級旅游景區5個;大力扶持發展鄉村旅游。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工程和農村“三變”改革,抓好國家和省列15個鄉村旅游示范村、10個旅游扶貧重點村和6個重點扶貧項目建設。年內建成鄉村旅游專業村7個、創建星級農家樂15戶,鄉村旅游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分別增長25%和30%以上;加快智慧文化旅游建設。圍繞全市智慧文化旅游“18321”發展戰略,啟動市級文化大數據中心和旅游十大智慧化工程建設,開發運行“一部手機游天水”智慧化綜合服務系統;培育發展文化旅游新型業態。做大做強傳統文化產業的同時,加大對影視創作等文化企業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現代文化產業市場體系。加快實施“文化旅游+”戰略。2019年,力爭旅游人數達到5000萬人次,收入300億元,同比均增長25%;全市文化及相關產業機構數達到900個,規上企業達到30個。

四、堅持保護為主,著力促進文化遺產傳承與利用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認真實施12處文保消防工程和5處安全防范工程。指導實施7項重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維修項目、防雷工程建設前期論證及施工圖報批。完成10處文物保護規劃編制修改和審核工作。指導完成大地灣陳列展示項目。支持14處省保單位申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提升歷史再現工程建設水平。組織開展全市“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運行評估工作。加強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落實“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拓展文物數字化成果應用;提高非遺保護傳承能力。積極配合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深入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和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開展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評審工作。完成《甘肅非遺志》天水篇編纂等工作。

五、堅持精品打造,著力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加強文藝創作生產。對精品劇目再打磨提升,拓展演出市場。創排秦腔《璇璣圖》等新創劇目。完成秦腔《趙充國》等劇本創作。組織開展從麥積山石窟到敦煌石窟藝術巡禮美術創作活動;搭建好文藝展演平臺。緊緊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大時間節點,精心創排優秀劇目展演。組織開展重大節慶系列文化活動和惠民演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堅持創新形式,著力打造宣傳推介新名片
創新宣傳營銷思路。不斷深入挖掘“羲皇故里、人文天水、隴上江南”三大品牌內涵,整合“五大文化”資源,省、市、縣(區)三級抱團打包宣傳營銷,拓展對外宣傳覆蓋面,不斷提升天水文化旅游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打造品牌節會賽事。突出以“羲皇故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人文天水•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名城”和“隴上江南•中國休閑旅游生態家園”三大品牌為引領,辦好有影響力的節會賽事。

七、堅持依法治理,著力規范文化旅游市場秩序
加強廣播電視運行管理。持續抓好廣播電視監聽監看監測、廣告播出管理,提高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水平。加大非法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整治工作力度,嚴厲打擊偽基站、“黑廣播”等;整頓文化旅游市場秩序。深入推進“掃黑除惡”、禁毒工作。全面開展文化旅游市場“雙隨機”執法檢查和實施文化旅游市場分級分類管理等工作。加大文化旅游市場執法辦案力度;深入推進平安市場創建。開展市、縣(區)平安文化旅游市場創建活動,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認真排查治理重點領域的安全隱患。
八、堅持深化改革,著力創新管理服務機制
優化行政管理職能。按照機構改革的總體要求,重新調整科室職能。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營商環境。促進“雙隨機,一公開”常態化,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按照省上“三權分置”要求,加快麥積山大景區和南郭寺等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景區管委會+旅游開發公司”運營機制,推動景區大發展;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聯合組織、人社部門,加大大學生文化就業招錄力度,引進高端型、復合型、專業型文化管理服務人才。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