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員小分隊中的紀檢干部
“老李,你和老伴吃過飯了沒有?今天有沒有和在武漢的兒子兒媳通話?”二十多天來,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紀委監委的馬登科和惠文選兩名同志一直在馬家套北巷“老法院”小區值班守崗。
1月30日,在接到疫情聯防聯控值班值守任務后,他們二人向單位交接完手頭工作,立即奔赴這里,同其他成員一起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針對該小區住戶不多,但人員復雜、大多為無業人員的情況,在與小區看門大叔充分溝通后,二人明確了小區人員的來往情況,拿出明確的防控措施,并對小區內活動人員講解疫情防控知識,緩解緊張氣氛。
值班值守期間,二人主動為小區居民轉送生活物資0.85噸,幫助高齡住戶在網上繳納話費、水電費等13人次,成了小區住戶的“解困人”。
他們值班的小區巷道處在陰面通風口,全天無太陽照射,小區門房不到5平方米,且空氣對流不暢,為了保暖,他們二人平日里穿著厚厚的棉衣棉鞋在背風口全天候地值守。
開頭提到的老李和老伴自1月17日從武漢探親回家已經一月有余了,他們老兩口和兒子兒媳一家目前均無異常,但想到新冠病毒潛伏期長的特點,他們二人仍未敢有絲毫麻痹大意,細致地做著排摸和登記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
防疫戰場上的紀檢干部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馬關鎮紀委幾名同志沖在一線,用腳步丈量責任,以行動書寫擔當,被鎮上其他同志稱為“拼命三郎”。
“為了全鎮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應該立即組織各村開展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摸底排查,指導各村在村口設置返鄉、外出人員登記點,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在網絡上看到一些外地的防疫“硬核”措施后,馬關鎮紀委書記孫濤向鎮黨委積極建言獻策。
鎮黨委、政府采納建議后,迅速作出安排部署,指導各村建起臨時帳篷,設置登記點,成立值班隊伍,構筑疫情防控“防火墻”。
巡邏喊話,值守勸散……二十多天來,鎮紀委幾名同志白天黑夜“連軸轉”,不斷重復著這些工作。在值班之外,鎮紀委成立監督檢查小組,每天對各村登記點值班、村內消毒等工作進行督查、指導。
“登記信息的時候要把武漢地區旅居史、車輛牌照、身份信息作為重點”“消毒液的配比是一比一百”“消毒液與酒精不能混用”“你們幾個趕快散了,回家去,不要在外面閑逛”……這些話成了督查小組的高頻用語。

躺在褲兜里的壓歲錢
“對孩子來說,過了一個沒有壓歲錢的新年;對我來說,做了一回特別不稱職的母親。但在人民群眾需要的時候,能及時堅守在最需要的地方,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是我的榮幸。”閆家鄉紀檢監察干部付娟娟說。
大年初一,在接到單位的命令后,付娟娟一大早就趕到了閆家鄉政府,領到口罩后急匆匆下了村,到村級設置的疫情防控檢測點開始執勤工作,每天和同事們一道對來往車輛、返鄉人員逐一排查,對排查信息逐一登記,并及時上報。
她所值守的檢測點正好設在山頂上,冷風嗖嗖,到了晚上異常的寒冷。
執勤期間,付娟娟習慣性地將手插進褲兜里,無意間總是摸到她給孩子新年準備的壓歲錢,可她一干就是20多天,沒回過一次家,給孩子準備的壓歲錢也一直靜靜地躺在褲兜里。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