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甘肅日報特選發天水作者寫天水的作品迎接伏羲大典
(2020/6/19 14:11:40)  來源:甘肅日報  打印本頁

編者按:天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絲綢之路重鎮。境內文化資源富集,且自古以來文人輩出。新時期以來,天水涌現出了一大批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的中青年文學作者,使天水成為甘肅的文學重鎮之一。在2020年公祭伏羲大典之際,本版特選發天水作者寫天水的作品,以饗讀者。

月明南郭寺

汪 渺

今夜,是一個難得的明月夜。踩著幽靜的小路,我一步一步接近南郭寺。這是一個寒冬的夜晚,小路上沒有一個人影,只有我和拖在身后的淡褐色的影子在行走。腳步敲擊路面的聲音,似一只小鹿行走在石路上,有幾分音樂的味道。石砌的小路,被月光清洗得干干凈凈,水一樣明亮。樹枝映在路上的投影,仿佛明月的手指蘸著夜色勾畫出的竹子,錯落有致,富有韻味。感到小路溪流似的一晃,才發現夜風過林,樹影擺動。

身上微微出汗時,南郭寺山門前的兩棵千年古槐便映入眼簾。寺門上的匾額,介紹樹齡的牌子,鋪路的小石塊,在月光下,清晰可辨。我站在兩棵足夠四人合抱的古樹下,感到自己渺小成了一根稚嫩的小草。我從右面的古槐踱向左面的古槐,又從左面的踱向右面的,之間的距離剛好十八步。每次來,我總要在兩樹之間來回走動,從中享受一種難言的情趣。

古槐的葉子全部凋零,只見樹枝遒勁有力地伸向蒼穹,展示著一種震撼心靈的力度美。粗壯的樹干,黑鐵鑄成似的,讓人感到天空塌下來都能撐得住。伸向夜空的樹枝,有的似飛龍,有的似巨蟒,有的似想摘月的古猿的手臂,有的似隸書有力的一筆。那些形態各異的樹枝,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仿佛都向無盡的天空汲取著什么。我堅信那伸向夜空的樹枝,是埋藏在大地深處的根投向天空的倒影,抒寫著來自根的力量。

在這樹葉飄盡的季節,在這萬籟俱寂的寒夜,我看到了千年古槐的勃勃生機,看清了它向上攀升、向下求索的倔強不屈的精神。

平時的夜晚,寺門緊閉,今夜卻半開著,似乎在專門等待著我的光臨。進入寺門,來到寺院中庭,一棵更古老的柏樹出現在眼前。公元759年秋,詩圣杜甫來到天水南郭寺的時候,古柏已是一棵古樹了。他的《秦州雜詩》中的“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所寫的古樹,就是這棵。古柏與孔子同時代,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樹齡。更神奇的是后來那樹被沉重的歲月一分為三,一干向南,另外兩干向北傾斜,傾向南面的幾乎連樹皮都沒了,卻還郁郁蔥蔥地生長著。一輪明月,似乎是天空獎給古柏的一枚銀亮的勛章,靜靜地掛于枝頭。面對古柏,我的血液里注進神力似的,滋生了一種向上的力量。

游完寺院中庭,不由來到了南郭寺東面竹林茂密的一角,那是我常去的地方。那兒有一尊杜甫的大理石雕像。月下的詩圣,背對竹林,斜坐在巨石上,望著那古柏,似乎在吟:“山頭南郭寺……”同時,右手的食指輕扣,和著詩的節律。詩人清瘦的臉上,一臉靜穆,胡須微微東斜,預示著拂面而來的是寒冷的西風。從他深邃的眼神,從他被風吹動的胡須,從他微動的食指,能真切地感受到詩人憂國憂民的內心世界。當年杜甫流落秦州,也許那棵古柏激發了他,他才詩如泉涌,短短的三個月寫下了百余首詩,載入詩歌的史冊。秦州一行,是他詩歌的分水嶺,他從一個杰出的詩人升華為一個偉大的詩人。我忽然醒悟,為什么海拔并不高的南郭寺贏得了“第一山”的美譽,原來它是一座詩歌的高地啊!是杜甫提升了南郭寺,還是南郭寺讓杜甫有了高度,我想詩圣自己也說不清吧。但我敢肯定的是,詩圣離開時,手里多了一根精神的拐杖——那棵深扎泥土的春秋古柏,他拄著它,一步步走向了世人仰望的星空,成了一顆燭照我們心靈的巨星。

微風吹動,竹林發出“簌簌”的聲音,如同細雨飄落在竹葉上。我不由靠近杜甫雕像,緊緊握住詩圣的一只手,感到自己穿過千年歲月走向唐朝,抓住了那個王朝最沉郁的大手。

月亮朗照,天地一片洞明。一樹一木,一亭一景,被明月的手指涂上了幾分朦朧的色彩,比白天還多了幾分景致。最妙的是杜甫像,被月光的手指一涂,石像有了血肉似的,多了幾分柔和。詩圣的鬢角,毛茸茸的,飽含著歲月的風霜;一雙眼睛,冷峻中透著水樣的溫情;嘴里吟出的詩句被身后的竹林聽到了似的,和起了唐朝的韻。當我離開詩圣的時候,感到他目送著我,他的目光將我洗成了一片潔白的月光。

出了寺門,我再次在兩棵古槐之間久久徘徊。面對明月,我突發奇想,并將這個奇想立即實施起來。我選好了位置,站定,仰頭,那輪明月剛好架在古槐的樹杈上。頭一低,那月不見了,躲在樹杈的背面。我閉起左眼,右手握成筒,搭在了右眼上,天地萬物都被擋在眼外,只能看到那幽黑的樹杈,樹杈自然成了兩座“山峰”。我屏氣凝神,慢慢仰頭,神奇的一幕出現了——一輪明月從兩座“山峰”之間漸漸升起,先是亮點,接著是一角,然后是半圓,最后掙脫了“山谷”的挽留,跳了出來,皎潔地掛在天上。明月,為我重新升起了一次,我激動得差點掉下了淚水。貪婪的我,讓明月一次又一次為我升起。每升起一次,我激動一次,似乎每次升起的都是不同的明月。我才驚奇地發現,我們每個人,只要有雙詩性的眼睛,就會對世界再來一次新的創造。

時光在不知不覺中飛逝,夜,古樹根一樣深了。最后,我靠在寺門前左邊的一棵古槐上,背靠處的樹干被歲月的手指剝光了皮,裸露出干枯的“骨頭”。在這個冬夜,這棵古槐定會覺得寒冷。此刻,我的生命多想化成一張樹皮,緊緊貼在古槐露骨的部分,陪同它久久守望頭頂的那輪明月……

大地如此靜美

李王強

大地灣

沿著一朵油菜花馥郁而燦爛的指引

穿梭的魚群游成了彩陶上古樸的花紋

圖騰在上,四野花開。那最初的黍

喂養并豐盈著綿延不絕的呼吸

清水河谷,陽光一地,鋪開絲綢般的

溫暖,燃燒的火焰像風中的旗幟,獵獵作響

不僅僅是塤,在大地之灣,隨手

撿起一件器物,不論陶盆,還是陶罐

信口吹奏皆如天籟,都能歌唱

那低處的蒼茫,以及高貴的勞作

麥積崖畔

清風吹起,牛羊移動

麥積崖畔的葡萄挑起小小的燈籠

薄暮,正停在一只飛燕

輕巧的翅翼之上

大地如此靜美

萬物這般安詳,兩株玉蘭

相互依偎,披著云霞的絲綢

在流水那款款的夢境里

灑下十里花香

燈的故事

秦 嶺

送燈的不是凡人,是仙人,那是仙人送燈。

這樣的崖,便叫仙人崖了。仙人崖作為老家天水的“秦州八景”之一,我年少時曾去過一次,卻沒遇到仙人。有人告訴我:“誰讓你大白天去哩,你晚上去試試。”話似乎有道理的,可我終究沒敢摸黑探進仙人崖,那里奇峰林立,崖懸洞幽,樹高藤長,萬一遇不到仙人遇到熊咋辦?再萬一,真遇到仙人了,又該如何?

天水“十里不同天”。記得幾個峰回路轉之后,習慣了黃土高坡的我瞬間就被秦嶺一隅小隴山的松海柏濤驚傻了眼,當赤壁丹峪、五官迥異的仙人崖赫然撲入眼簾時,竟疑似夢中。仙人崖與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近在咫尺,由“三崖”“五峰”“六寺”組成。“三崖”者,東崖、西崖、南崖也;“五峰”者,玉皇峰、寶蓋峰、獻珠峰、東崖峰、西崖峰也;“六寺”者,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靈應寺也。“五峰”與羅漢溝的大小十三峰疊加呼應,恍如集體揖拜玉皇峰,人稱“十八羅漢朝玉帝”。伴隨著木魚聲聲、紫香裊裊和經聲瑯瑯,那些靜孵于崖翼崖檐之內、盤踞于峰腰峰巔之上的大小寺觀,讓魏、唐、宋、明、清諸代的殿宇、塑像、壁畫呈現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大觀氣象。清末隴上大儒王了望在此留有一聯,云:“處處無非菩提海,山山盡是普陀崖。”先賢佳句,道破仙人崖的萬般妙處。

只是,不見仙人不見燈,我怎得甘心?

左右回首,驚見西崖、東崖的崖面呈蜂窩狀,如箭矢之傷。導游一嘆:“那是萬千窟龕,不幸毀于火災和瘋狂的盜竊。仙人崖的鼎盛期,咱沒趕上。”我當場借問仙人送燈的典故,說法竟也不一,有的說,當年有看破紅塵者幸獲仙人送燈,超度成仙;也有的說,當年有忠良之士為免遭奸佞陷害而落難于此,得仙人送燈而安度余生;還有的說,當年……太多的當年,獨不聞當下。

南崖側翼,有仙人送燈的燃燈閣。站在燃燈閣門口舉目四望,天地蒼茫,仍不見一仙一燈。有道士曰:“仙人送燈,腳下有路。”我眼前似乎一亮,疑有光亮襲來,那仙,那燈,會是這片土地上曾經點亮華夏文明之光的伏羲、女媧、軒轅嗎?會是在關隴大地探尋崛起之路的秦非子、苻堅、隗囂嗎?會是在獵獵秦風中面對萬頃蘆葦蕩吟誦“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隴右先賢嗎?如若是,那便仙亦燈、燈亦仙了。

東崖和西崖之間有個磨針殿,相傳便是當年那位神奇的白發婆婆“鐵杵磨針”點化少年李白之處。很多舉家出游者,多愿意揪著頑童的耳朵入殿,其意自不待言。而殿外,倒是有一位擺攤賣漿水面的老婆婆,一聊方知,老婆婆家住仙人崖附近的朱家后川,祖輩務農為業。我連吞四碗漿水面之后,老婆婆笑了:“學生娃就得能吃,能吃才能讀書。”

我說:“您說錯了,常言道:能吃能干活兒。”

“我每天在這里看仙人送燈,還能說錯話?”

我驚問:“您……真見過仙人送燈?”

老婆婆沒正面作答,卻講了個故事,說是很久以前,有個天水少年遠避喧囂來仙人崖苦讀,他的勤勉用功感動了一位美麗的仙女。每天晚上,仙女都要送燈前來,紅袖添香,研墨助讀,后來少年金榜題名,娶仙女為妻……這是仙人送燈故事中最完整的一個,可那位少年是誰?老婆婆卻笑而不語。天水自古多才俊,史載就有“天下十豪”之一的周朝先哲尹喜、孔門“七十二弟子”中的秦祖、壤駟赤和石作蜀,亦有漢賦大家趙壹、唐代詩人李白諸等。據說明末肅王朱識鋐落難仙人崖時,曾留下“政令全提,長安市上作賓作主;宗風大振,隴右山中學釋學儒”的對聯,但并沒聽說有誰與仙女牽手一場。而老婆婆的故事卻在我心中悄然發芽,每每秉燭夜讀,疑有衣袂飄飄的仙女送燈而來,明知虛妄,卻是心燈一盞。

也曾遍查有關仙人崖的資料,獨不見仙女送燈的故事,便懷疑老婆婆哄我。多年后旅居遙遠的渤海之濱,有次回鄉和朋友重游仙人崖,但見寺觀修葺一新,游人如織,峰崖間的棧道、石階兩旁多了很多燈籠,高高的燃燈閣更是花燈競秀,疑似換了人間。行至磨針殿前,一絲莫可名狀的悵然襲上心頭——當年老婆婆擺賣漿水面的地方,變成了一個涼亭。

“多年過去,你說的老婆婆恐怕不在人世了。”導游說。

可朋友卻笑了:“那位老婆婆,便是送燈的仙人啊!”

說話間,似有萬千仙人翩翩而來,那滿山的燈籠分明是拎在仙人手里的。一群天真爛漫的少年走過,我想,那其中會有當年的我嗎?

假如有,誰來講仙人送燈的故事呢?

紀信祠懷古

王若冰

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性命,竟是出生于天水的紀信舍身換來的!

位于天水市中心的紀信祠,就是安放這位在項羽憤怒的烈火中得到永生的“忠烈將軍”靈魂的地方。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像紀信這樣一位因舍棄了自己的生命才使漢高祖劉邦創立的西漢王朝誕生成為可能的大英雄,為何在浩帙史書中僅有只言片語,被語焉不詳地一筆帶過呢?甚至連紀信現在享有的“忠烈將軍”或“忠烈侯”的封號,遍翻漢史,竟查無實據。《秦州直隸州新志》記載,創建于明初的“漢忠烈紀將軍祠”是天水的城隍廟。既然紀信祠是城隍廟,紀信便自然是替全城百姓驅惡鎮邪、保佑福祗的城隍了。

紀信舍身救劉邦的故事,在《史記·項羽本紀》和《史記·高祖本紀》中雖然簡略不詳,卻都有記述。

公元前201年5月,楚漢戰爭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劉邦被項羽圍困于滎陽城內時近一年,漢軍糧草告罄,危在旦夕。漢將軍紀信挺身而出,請求假扮漢王,詐降項羽,讓劉邦帶兵逃離滎陽城,再繼大業。這故事的結局是,相貌酷似劉邦的紀信被惱羞成怒的項羽放火燒死。而劉邦則“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兩年以后于垓下擊敗楚軍,志得意滿地登上了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皇帝寶座。

可以想象的一個事實是,如果當時劉邦手下沒有與他相貌酷似孿生兄弟的紀信,如果紀信沒有舍身救主的忠烈秉性,楚漢戰爭還會不會這么快就結束?歷史上曾經稱雄世界東方的西漢王朝還會不會在中國誕生呢?

歷史發展到關鍵時刻,一個人的作用和力量的確可以改變歷史走向。紀信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人物。

“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這幅由清代秦州知州董平章撰寫、民國時期鄧寶珊將軍摹書,至今磚刻于紀信祠牌樓兩側的對聯,大抵可以說是對紀信歷史功績和人格光芒最恰當的評說了。

在中國傳統道德觀念中,最具光彩的人格精神,莫過于“忠”“勇”二字。忠為質,是滲透了俠肝義膽的綜合道德修養;勇為氣,是一種偉岸凜然,極力張揚生死無慮、頂天立地的極致人生的偉丈夫精神。在漢代高祖劉邦而死的千古絕唱中,紀信的大智大勇、忠義坦誠高蹈千秋。紀信之所以效忠于被圍困于滎陽城、似乎已窮途末路的漢王劉邦,除其與生俱來的忠勇剛烈性格外,劉邦與項羽鴻門宴上的斗智斗勇,以及楚漢爭霸趨勢,肯定已使紀信隱約感覺到,漢王得天下是人心所向。在這種決定歷史進退的關口,紀信以自己的生命保住了漢王劉邦的性命,其實也就等于直接挽救了有可能走上左途的歷史潮流。

生命的最后一刻,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率兩千裝扮成士兵的女子浩浩蕩蕩出滎陽城。當因紀信的忠勇而痛失霸業良機的項羽一把大火,如當年焚燒阿房宮一樣將本該由劉邦乘坐的“黃屋車”連同紀信一起燒為灰燼之際,楚漢相持不下的霸業之爭,轟然一聲徑直朝有利于劉邦的方向傾斜而去,紀信的靈魂和生命也因此如涅槃了的鳳凰,乘著那一堆照徹了西漢立業前夜的大火裊裊上升,成了俯瞰人世、超越萬物的千秋神圣。

在我印象中,我的家鄉麥積區街亭古鎮也供著一位城隍,就是紀信。

城隍祭祀,始于明代,是中國宗法傳統宗教帝王將相之祭的一種。它與關帝之祭、司灶之祭一樣,其實是人民大眾對特定歷史背景下曾經對社會發展史和道德精神史起過影響、示范作用的人的懷念和感戴方式。

而每當路過或走進現在已被林立的高樓擠壓在并不寬廣的市中心區的紀信祠之際,我的思緒還是糾纏于這樣一個問題而不能自拔——紀信現在所享有的“忠烈將軍”或“忠烈侯”的稱號,到底從何而來?

既然《史記》《漢書》上沒有記載,地方志書上也只是以“據傳劉邦念其舍身救己之恩,追封紀信為‘忠烈將軍’‘忠烈侯’”一句搪塞而過,那么我寧肯相信,“忠烈將軍”“忠烈侯”的封號,是千百年來在天水百姓良心上自然生長出來的,而不大可能是劉邦死里逃生、登上皇位后良心發現,特意為紀信追封的。因為從人格上來講,劉邦不僅不能與紀信的忠烈大義相比,更不能與雖為劉邦所敗卻磊磊落落、有聲有色度過轟轟烈烈一生的項羽相提并論。更何況,劉邦登基后正忙于給將來他統治時還有用場的文官武將封侯晉爵,哪里還有心思去懷念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替他換過一條性命的紀信呢!六百多年來矗立于古城天水,同樣也矗立于千千萬萬故鄉百姓良心與情感上的“漢忠烈紀將軍祠”,雖歷經風雨,卻從未失卻威儀凜然、氣沖牛斗的氣勢和威嚴。對于舍棄他曾經有過的對生的無限依戀、義無反顧地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整整一個強大的西漢王朝的紀信來說,能在故鄉百姓心中永生,也許比依靠劉邦的一句詔封而寄居于史書上更加實在、更加可靠。

天水的水

雪 瀟

天水,這個古人有意無意的地名,在不知不覺間,留下了這塊土地與水隱約的恩怨。

遠古,一場洪水,吞沒萬物,卻讓伏羲氏和女媧氏浮出了蕓蕓眾生的水面。

伏羲氏,是這樣一位智者,傳說他馴養百畜,制作生產工具,發明樂器。更重要的是,他創造文字,制定歷法,使身著樹葉,披頭散發,渴飲河水、饑食野味、夜宿洞穴、茹毛飲血的人類先民走向了文明。最重要的是,他是《周易》文化之精髓——八卦的創制者。他“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現在,坐落在天水三陽川渭河邊的卦臺山上國內唯一有伏羲畫像的伏羲廟,雕梁畫棟,古柏森森,伏羲氏樹葉纏身,手執卦盤,慈眉善面,雙目炯炯,似在教化后人,又似在講述著幽遠的東方古老文明。

而他當年的工作平臺,竟然就在渭河的旁邊,那就是著名的畫卦臺!

一定是水,一定是水給了他周流而不居的偉大靈感,讓他深深地體味到了“易”的哲學。

強大的秦帝國,則是一個清清渭水滋養的王朝!

天水之所以古稱秦州,是因遠古時盛產一種叫做“秦”的植物。據記載“秦”是一種優質的養馬草料。秦始皇的祖先,最早就是在這兒為周王室以秦養馬,并通過養馬而立功,而封地于秦,而賜姓為嬴,而馬背上得天下,踏上了千秋霸王之路。

誰能想到一個赫赫帝國的崛起,竟與草有關!而誰都可以理解的是,草和魚兒一樣,都離不開水。所以,沒有天水的水,就沒有天水的草,就沒有秦國的戰馬,就沒有那個縱橫天下的帝國。天一生水,水生萬物,在中國大西北的歷史上,像樓蘭古國那樣因為沒有了水而終于隨風而逝的國家,難道還少么?

據雍際春先生的《天水放馬灘木板地圖研究》,天水東南小隴山放馬灘發現的戰國晚期墓葬群中,出土過七幅秦國地圖,它們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編繪年代最早的實物地圖。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戰國時代,秦國偏處西北內陸,一度曾被中原諸國認為是文化落后之邦。然而后來,秦國竟‘卒并諸侯’,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天水放馬灘戰國秦墓中出土的這批我國目前發現的繪制年代最早,繪制頗為規范準確的地圖似乎透露出不少更深層的歷史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木板地圖竟然是“以河流為主”的,主要是“水”之圖而不是“山”之圖。

逝者如水,然而歷史的長河上,“天水”這個名字卻飄搖至今。

“天水”真是一個得“天”而獨厚、得“水”而獨清的好名字,富有形象感也富有詩意。事實上天水也確實多泉多水:飛翠流玉的馬跑泉,碧水如玉的甘泉,四季如湯的溫泉,水月相映的香泉,珠簾飛掛的菩薩泉,旱升澇降的八卦泉,鳴聲似琴的神魚泉等,至今潺潺不斷。酈道元《水經注》載,漢時的天水“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有白龍出是湖,風雨隨之,故漢武帝元鼎三年改為天水郡”。天水湖里,當年一定蓮荷無邊。事實也確實如此,到清朝時,天水湖仍然有亭有荷。宋婉任職秦州時,曾有詩一首道:“放衙無一事,岸幘出孤城。柳重低煙色,荷枯碎雨聲。涼云依岫斷,秋水照衣明。欲采芙蓉去,高樓暮笛橫。”天水師范學院所處的地方,名為“蓮亭”,也足以證明天水當年的蓮荷飄香了。

但是,不知為什么,人們說到天水的水,卻一直脫不出“飲用”的實用主義理解,那些對天水的水津津樂道者,說的都是:久飲天水之水,可以使人皮膚潔白,多有“冰肌”,長成“天水的白娃娃”。甚至連詩圣杜甫也這樣贊美甘泉:“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宋代將軍游師雄以馬跑泉水泡煮龍鳳紋團茶,因其味香異,高興地揮筆題詩云:“甘清一派古祠邊,昨日親烹小鳳團。卻恨竟陵無品目,煩君精鑒為嘗看。”來天水的人,都好像是口渴極了。

口渴至極,則水自香。

而流經天水古城的藉河——天水的母親河,前些年,在天水人的治理下,也終于煥發出了她的整潔與美麗——人們攔河造湖,打造出“天水湖”,也打造出湖邊的藉河風情線。天水這個美麗的城市,越來越名實相符了:山色水光,溫潤如玉,天上人間,相映生輝!

相 關 新 聞

·天水市召開2020年公祭伏羲大典籌備工作協調會(圖)·天水市召開2020年公祭伏羲大典現場管理工作協調會(圖)
·讓伏羲文化在歷史長河綿延永續(圖)·省委宣傳部來天水檢查2020年公祭伏羲大典新聞宣傳工作
·公祭伏羲大典麥積區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圖)·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陳青主持召開會議
·天水市多部門聯合對公祭伏羲大典接待賓館進行督查(圖)·天水在線攝影報道:百萬盆鮮花上街迎“大典”(圖)
·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于6月22日舉行(圖)·天水市召開2020年公祭伏羲大典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擴大)

新 聞 推 薦

趙衛東赴秦州區督查督導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和

·北京這12個群體請注意!“戰時狀態”防疫指南來了
·北京6月18日新增報告2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國家衛健委:6月18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例
·美國聯邦航空局就波音737MAX客機問題“認錯”
·加拿大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
·德國肉聯廠新冠聚集性感染人數升至730人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超過45萬例
·關于李慶鋒接受仝天峰請托為仝卓辦理虛假轉學手續的問題
·王毅主持“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
·新華時評:美干涉中國內政是“雙標”把戲
·中疾控專家吳尊友:北京疫情已經控制住了
最 新 圖 片
趙衛東赴秦州區督查督導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和 趙衛東調研麥積區脫貧攻堅及風雹災害災后幫 王銳 王軍督查公祭伏羲大典重點工作籌備情況 天水市召開全市民營企業座談會 王軍市長出席 天水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圖) 蔣曉強深入張家川縣調研河長制落實工作(圖)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天水資訊
·甘肅日報特選發天水作者寫天水的作品迎接伏羲大典
·趙衛東赴秦州區督查督導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和受災幫扶
·劉文璽調研督查北山月季生態園建設情況(圖)
·甘谷兩基地櫻桃喜獲天水市十佳好吃大櫻桃稱號(圖)
·甘谷縣召開2020年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會議(圖)
·武山縣召開統一戰線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會議(圖)
·市級綜合驗收組檢查驗收武山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
·劉睿智參加民族團結進步聯誼活動(圖)
·羅增芳檢查2020(庚子)年公祭伏羲大典環境衛生整治工
·秦州區脫貧攻堅軟件資料互評互查現場會召開(圖)
·秦州區召開脫貧攻堅整改工作第一督查片區現場推進會
·麥積區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圖)
·張智明調研五龍鎮包抓村脫貧攻堅清查摸底和人居環境
·甘谷一中:以黨建工作為引領 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圖
·趙四輩在張家川縣督查脫貧攻堅普查和易地扶貧搬遷工
·伏 羲 賦——透視中華源頭文化
·周麗寧在張家川縣調研脫貧攻堅幫扶工作
·武山:“四度”解“四難”農村黨員分類管理出實招(圖
·天光半導體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安彪受到表彰(圖)
·張璞銀調研指導縣第二高級中學教育工作
·八屆麥積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七次會議(圖)
·省科協黨組書記陳炳東調研天水市農科所科研工作(圖)
·成少平帶隊督查2020年公祭伏羲大典環境秩序和氛圍營
·趙衛東調研麥積區脫貧攻堅及風雹災害災后幫扶工作(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秦嶺山里的“空軍飛行員”(圖
 文化歷史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
·吃水餃、喝羊肉湯……你家鄉的冬至習俗有哪些?
·中秋佳節,品味總書記講話中引用過的經典詩詞
·賞月拜月、吃月餅……你記憶里的中秋節什么樣?
·立夏習俗知多少?食用五色飯 “稱人”以驗肥瘦
·“楊花落盡子規啼”:20日16時55分“谷雨”(圖)
·原來你是這樣的清明節
·21日5時58分“春分”:百花爭明媚,莫負好春光
·“二月二”民俗專家詳解“龍抬頭”
·2月19日7時4分“雨水”:春雨脈脈,柳絲含煙
·民俗專家: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源于女媧創世神話
·大年初五|今天為什么要“破”它?
·大年初二|有種溫暖叫回娘家
·農歷正月初二:“迎婿日”習俗知多少?
·農歷一月為何叫“正月”?
 博 客
·吳治中詩作:《老屋小住》
·夏日的麥積區城區一角
·喬理:母與子
·散文:家常飯
·李官灣印象
·書鐫秦州義,雪落萬古情
·慟雹災
·煙鋪村櫻桃漢服秀
 播 客

·保守國家秘密人人有責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國》
·楊彥東:初冬牧場
·秀金山風光
·進入天水古村落
·溫家峽紅葉
·高原:漁家傲
 娛 樂

·仝卓事件調查:一場直播牽出高考舞弊案
·中央戲劇學院:撤銷仝卓取得的畢業證書
·電視劇行業有序復工復產 抗疫脫貧為今年重點題材
·“最暖心”春晚展現奮進新時代精氣神
·2020年央視春晚順利直播 展現全國眾志成城精神
·央視春節推數十部影視片 陪觀眾在家過新年
·7部電影撤檔、無條件退款 可能會五一或暑期檔上映
·2020年央視春晚節目單公布 將有30個節目亮相
·2020年央視春晚將實現4K、VR直播
·央視春晚主持人陣容公布,將包含演員佟麗婭

 社 會
·“天眼”再立功 發現罕見快速射電暴“三連閃”
·“紅通人員”強濤、李建東被緝捕并遣返
·網絡大V陳杰人一審獲刑15年 被處罰金701萬元
·聽了張文宏的話 我們認真研究了孩子早餐喝粥這件事
·廣州1名外籍男子違反疫情防控管理規定被限期出境
·瘋狂“碰瓷”:4個月“造”140余起事故
·這起涉境外輸入型疫情防控典型案例當警示
·廣州警方通報外籍新冠肺炎患者打傷護士事件
·澳籍女子返京拒隔離被警方注銷工作類居留許可限期離
·86歲阿婆出院前親手寫了一封信,看哭醫務人員!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線網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電話: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郵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