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雜后的糧食通過臨空封閉輸送系統進入淺圓倉)
眼下是夏糧入庫的黃金季節,天水區域糧食倉儲物流生態產業園夏糧收購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截至目前已有3萬余噸夏糧經過原糧初清、層層篩選后,源源不斷進入新近建成的淺圓倉中。
“民以食為天”。據介紹,天水區域糧食倉儲物流生態產業園項目,是天水市落實“六穩”“六保”過程中,著眼于天水糧食流通短板和存在的糧食安全風險,化“危”為“機”,以天水市第一糧庫有限公司為主體進行實施的一項民生保障類工程。該工程于于2018年11月開工,分兩期建設,目前已完成項目一期總工程量的95%,為了不影響今年夏糧收購,淺圓倉、工作塔、汽車接發站、立筒倉已投入使用。

機器轟鳴
收購夏糧入庫爭分奪秒
距離藉口鎮區不足3公里,北側與G30高速相鄰,南側緊挨秦州大道,位于天水市秦州區藉口鎮的天水區域糧食倉儲物流生態產業園周邊便捷的交通網絡,給一輛輛滿載糧食的運輸車輛駛向該產業園夏糧收購臺極大的打開了方便之門。
7月13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一進園區,就聞到空氣中麥子特有的清香。園區內機器轟鳴,數以噸計的糧食正通過液壓翻板卸車設備從糧車上緩緩倒入收購傳送裝置,再經原糧清雜、谷物冷卻、機械通風等一系列自動化封閉裝置層層作業后,徐徐送入淺圓倉中進行儲藏。
記者沿安裝糧食傳輸系統的樓層拾階而上,站在連接淺圓倉的臨空輸送區向四周望去,一邊是項目建成區夏糧入庫正爭分奪秒,一邊是工程在建區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施工工地上,上百名頭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分散在各崗位上正干得熱火朝天,制粉車間、成品車間等設備安裝和綜合體后續收尾工程正在加班加點建設之中。
正在工地忙碌的天水市第一糧庫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秦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糧庫在今年夏糧收購方面早入手、早籌劃,夏糧入庫工作于5月中下旬就開始了,兩個月來,已經建成的8個淺圓倉中有5個倉已入糧,總儲藏量超3萬噸。
據天水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科負責人高鵬介紹,全市各級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把夏糧收購作為落實天水市委、市政府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舉措的首要工作積極推進,在糧食收購和調入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擴大收購,掌握糧源,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確保全市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夏糧入庫)
升級換代
企業突破瓶頸盤活生產
天水市第一糧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糧庫)作為天水市最大的市屬國有糧食儲存與加工企業,長期以來在保障全市糧油市場供給方面發揮了重要主渠道作用。然而,隨著當地糧食市場主體多元化和商品流通環節的多樣化,天水糧油市場和其他市場一樣,競爭日趨激烈,加之企業生產設備老化,近幾年來,一糧庫的市場競爭力明顯下降,企業經營逐漸進入瓶頸期。
年近半百的總工程師馮秦生是攻讀糧食專業畢業的科班生,在一糧庫工作多年。最近一些時日,天天堅守在建設工地看著工程一步步在眼皮子底下快速推進,他和工地上其他日夜堅守的工人一樣,身上雖說肩負著“老糧食人”的責任和擔當,但從心底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說不出的喜悅和感慨。
“生產設備和工藝升級換代后,企業就活過來了。”看著在一片片空地上拔地而起的生產大樓和一個個環保穩實的淺圓倉、立筒倉以及與之相鄰的平房倉,他激動地說。
據馮秦生介紹,以前的老庫區每天夏糧入庫最多300多噸,如今升級換代后,每天夏糧入庫可達上千噸;從倉儲量上分析,老庫區總倉儲能力5萬噸,而新項目建成后則可儲存20萬噸;就生產的面粉品種而言,以前沒有配粉倉,因此生產的面粉品種單一,新的制粉車間建成后,可根據市場需求電腦設計配粉,通用面粉、專用面粉等均可按需生產,如此一來,產品多樣化必將增加企業產品在市場流通過程中的寬度和廣度。今年,一糧庫還計劃進口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優質小麥,盤活企業生產,重塑企業形象,打造糧食生產綠色品牌。
與此同時,項目投產后,企業生產經營將結合網絡技術實現業務管理智能化、作業控制自動化和倉儲信息數字化,天水市糧庫將步入全方位智能現代化管理新階段。

化危為機
確保市場穩定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關系人類生存、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據介紹,天水區域糧食倉儲物流生態產業園項目,就是為民提供糧食安全保障的民生工程,是天水市著眼于天水糧食流通短板和存在的糧食安全風險,以天水市第一糧庫有限公司為主體而實施的一項民生保障類工程。
據介紹,天水市梁峁縱橫、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區域內糧食安全風險矛盾突出。在這個背景下,天水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作為政府主管全市糧食安全的職能部門,著眼于天水市情、糧情,從打造天水糧食經濟可持續發展出發,精心謀劃打造了這一以糧食倉儲、物流為核心的惠民綜合項目體。
該項目建設內容涵蓋糧食倉儲、物流、精深加工、市場交易、信息對接和應急保障,具有較強的資源配置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是保障全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糧食倉儲物流加工綜合體。概算總投資5.22億,占地280畝,建設規模72839.92平方米,分兩期建設實施。目前, 一期工程已完成散裝平房倉、淺圓倉、粉倉、制粉車間基礎工程的95%以上,制粉車間已開始制粉設備安裝,其余工程已進入最后的裝飾階段。
接受記者采訪時,高鵬說,項目建成后,不但能盤活企業生產,而且能有效防范和管控天水區域糧食安全長期存在的風險,維護天水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堪稱天水糧倉的“壓倉石”,同時,也使天水民生保障有了“蓄水池”和“防火墻”。
文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王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