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有效恢復和保護水生生物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和貫徹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我市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審議意見精神,9月4日,由天水市畜牧獸醫局主辦、張家川縣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承辦的2020年秦嶺細鱗鮭增殖放流活動在張家川縣秦嶺細鱗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啟動,當天共增殖放流秦嶺細鱗鮭3齡苗種4000多尾,價值14萬元。天水市人大、市公安局、市林業和草原局、張川縣政府、縣人大等領導出席啟動儀式,市、縣漁政人員、馬鹿鎮政府和當地村民共50多人參加了現場放流活動。活動現場向馬鹿鎮五位村民頒發了禁捕護漁義務宣傳員聘書,公安民警帶領漁政人員和禁捕護漁員開展了巡河執法宣傳活動,張川縣公證處對放流品種、數量、規格、地點和放流過程進行了全程監督公證。










秦嶺細鱗鮭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是我市現存珍貴水生野生動物之一。多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的影響,秦嶺細鱗鮭生存數量嚴重減少,種質資源退化嚴重。自2008年以來,我市開展了野生秦嶺細鱗鮭救護和人工馴養繁殖工作,已建成張家川縣秦嶺細鱗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處,馴養繁殖取得成功,年繁育苗種1萬多尾。截止目前,已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共放流秦嶺細鱗鮭3萬多尾,為保護和拯救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秦嶺細鱗鮭,維護水域生態平衡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通過增殖放流和在放流區域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增強了群眾對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水生生物資源、維護水域生態平衡的良好氛圍。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