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電商優勢 助推精準扶貧
——天水市電子商務發展側記之麥積篇

麥積區是甘肅隴東南地區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是馳名中外的“花牛”蘋果的故鄉,是中國果品產業龍頭縣區。是全國蘋果主產區之一,“花牛”蘋果、“下曲”葡萄均獲“中華名果”和“中國知名特產”稱號。是甘肅省和天水市的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直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麥積區堅持把電子商務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創新舉措和有力抓手,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導、社會參與、品牌帶動、產業支撐”的發展理念,圍繞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農產品品牌效應、增加群眾收入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農產品走出去和品牌化戰略,積極搭建電商服務平臺,強化電商從業人員培訓,拓寬多領域合作交流,大力推進電商扶貧,全面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全區電子商務工作呈現出了迅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2600多萬元,建成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鎮電子商務服務站17個,行政村電子商務服務點379個,實現鎮電子商務服務點、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全覆蓋,發展電商企業153家、個體網店635個,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網店397個,物流快遞企業150多家,2018年全區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5.16億元,同比增長20%,2019年全區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7.9億元,同比增長31.26%。2020年1-9月全區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6.12億元,同比增長23.23%,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33億元,同比增長17.53%。

一、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工作,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全區電子商務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對電子商務工作親自安排部署,分管領導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的組織協調和具體實施工作,各相關部門積極行動、配合聯動,形成了“市場引導、政府扶持、企業實施、城鄉聯動”的電子商務發展格局。成立了以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單位為成員的麥積區推進電子商務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統籌規劃、政策制定和綜合協調作用,各部門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在全區上下形成電子商務發展合力,推動我區電子商務工作扎實開展。

二、搶抓政策機遇,推動任務落實。堅持把電子商務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保持經濟創新活力的有效措施來抓,制定出臺了《天水市麥積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天水市麥積區電子商務發展獎勵扶持辦法》、《天水市麥積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天水市麥積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管理辦法》、《天水市麥積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天水市麥積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項目驗收制度》等指導性制度、文件及辦法,規范行業自律,支持電商發展企業、網店、團體、個體等,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確定了全區電子商務發展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明確了相關單位職責和工作責任。同時,建立了電子商務工作目標責任制,把電子商務、電商扶貧納入各鎮和相關部門年終考核范圍內,細化量化考核內容,健全評價標準,強化結果運用,為推進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有力地制度機制保障。

三、挖掘優勢資源,打造網銷商品。堅持把打造優勢網銷商品作為推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重要環節,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挖掘和包裝了一批網銷主推商品,開發了“來隴去麥”區域電子商務公共品牌,先后提升打造了“花牛蘋果”、“下曲葡萄”、“甘泉大櫻桃”、“甘泉核桃”、“元龍花椒”、“東岔中藥材”及麥積地方特色美食等50多種主推產品,特別是對“花牛蘋果”、“甘泉大櫻桃”進行精深研發包裝,形成了適宜網銷的系列地方特色網銷商品。同時,始終堅持把網銷商品質量作為做大做強電子商務基礎性工作來抓,加強質量監督監管,強化注冊認證,爭取做到“三無產品”不上架,切實提高網銷商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精心策劃了“來隴去麥”電子商務區域公共品牌,相繼成功創建了“潘蘋果”、“來隴去麥”、“果掌柜”、“北緯34度甜”、“隴上鄉風”等系列知名商標,目前,全區投入使用的特色商品商標達到20個,品牌效應逐步顯現,2019年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1000萬元上的電商企業2家,500萬元以上的電商企業10家,200萬元上的電商企業30家,為進一步提升我區線上交易量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四、健全物流體系,優化電商環境。堅持把物流快遞企業扶持培育作為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保障性工作來抓,加強政府引導,強化行業監管和自律,不斷推動物流快遞企業正規化建設。目前全區擁有郵政、圓通、韻達、順豐等150多家物流快遞公司及60多家鎮物流配送代辦點,運輸車輛1000多輛的基礎上,郵政網絡覆蓋城區及全區379個行政村,按照中心主干、鎮站支干、村點整合的原則,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區級物流配送分揀中心1個,配備運輸車輛4輛,鎮電子商務物流站17個,村電子商務物流點200個,形成了區物流快遞分揀中心為貨物集散地、鎮物流站為中轉站、村物流點為配送點的三級配送網絡。
五、建成功能齊全、服務到位、示范明顯的電子商務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按照三有一能電子商務三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標準,即區有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鎮有電子商務服務站、村有電子商務服務點,能夠實現辦民服務。通過整合省級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項目、區級自籌資金的方式,重點建設資源整合平臺、創新創業平臺、人才孵化平臺、電商培訓四大平臺,實現政策咨詢、信息發布、品牌營銷、攝影美工、物流統籌、資源對接、網店裝修設計、創業輔導、資源品控、技能培訓等十大功能。截止目前,一是建成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占地1365平米,總投資400萬元,組建20人的運營團隊,設有產品展示區、運營區、孵化區、大數據中心、培訓室等功能區,入住企業15家,產品展示區展出農產品共6大類200余種。接待各類參觀學習人員5000多人次,促進線下交易300多單交易達10多萬元。2019年7月建成京東麥積館,截止目前實現交易額427萬元,2019年12月建成淘寶麥積區館、京東扶貧館,入住企業15家,產品55種,截至目前累計銷售額達40多萬元。2020年在廣東紫金縣設立了麥積區農產品線下體驗專區。二是建成鎮電子商務服務站17個,實現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全覆蓋。按照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設有運營區、分揀區、便民區的建設標準,整合各類財政資金2015年實現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全覆蓋,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年均開展便民服務100萬件以上,年銷售農產品約1000萬元以上。三是建成行政村電子商務服務點379個,實現行政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全覆蓋。按照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設有運營區、孵化區、便民區的建設標準,截止目前,建成行政村電子商務服務點379個,其中深度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點106個,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點103個,非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點170個,2020年1-7月村電子商務服務點開展便民服務10萬多人次,便民服務金額累計達103萬元;50%以上站點已產生線上實際交易,部分服務點月均交易額已達2000元以上,線上網店代銷累計金額達84萬元,線下累計帶銷金額156萬元;帶動貧困戶就業40多人,幫助貧困戶增收3.5萬余元。安置農村留守婦女就業30余人,引導返鄉青年電商創業10余人。

六、打造了一支懂電商技術、會管理電商業務、善經營電商企業的專業化電商人才隊伍。按照“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培訓目標,采取線上+線下培訓方式,整合資金各類資金380多萬元,以公益性、基礎性培訓為原則,以提升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技能為核心,注重實操性培訓和培訓成果轉化,培訓內容圍繞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商創業之道、品牌營銷技巧、自媒體運營等,先后舉辦建檔立卡貧困戶電商技能專題培訓班、創業電商技能專題培訓班、三級服務站點運營培訓班、品牌化營銷專題培訓班、消費扶貧電子商務技能等專題培訓,三年來累計完成培訓8000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00人,電子商務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人員1000人次,電子商務三級服務體系800人次,電子商務基礎培訓3000人次,品牌培訓1600人次。轉化開店8000個,轉化率100%,持續運營三個月以上的網店4000個,持續運營一年以上的1000個,直接帶動或間接帶動2000人就業。
七、全力實施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項目。2018年8月我區正式被商務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列入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項目。項目總投資2400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資金2000萬元,區級配套資金400萬元,前期到位資金1900萬元。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基礎配套、協會引導、試點示范、分步推進”的總體思路,聚焦發展區域電商的目標,統籌布局“一個中心、五大體系”(區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電商人才培訓、區鎮村三級倉儲物流體系、供應鏈管理、鎮村公共服務站點及品牌營銷服務體系)。依托示范項目創建工作,夯實電商帶貧路徑,增強區域電子商務發展動能,全力建成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樣板區。截止目前,建成占地1365平米的區電商公共服務中心1個,新建170個非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建成區物流分揀中心1個,鎮電子商務物流站17個、村電子商務物流點200個,實現379個村配送功能全覆蓋;建搭建麥積區溯源體系并上線運營,建成5個溯源節點,農產品溯源平臺于2019年11月1日上線,運行正常。24家企業入駐,產品溯源檔案23種,企業申請溯源標簽20000多枚,為企業增收300多萬元,建成3個氣象監測點,累計收集200條氣象數據,發布氣象預警6條,搭建了麥積區農產品宣傳推廣平臺,發布300余篇資訊,錄入麥積區龍頭企業20家,麥積區地方性特色產品13種,上傳圖片400多張。網站流量由剛開始的每月50-100個IP,到現在的每月1000-3000IP。為麥積區15家企業,牛蘋果、金帥蘋果花椒 、富士蘋果、葡萄、核桃油等農產品辦理綠色認證,目前為審核狀態。麥積區地理標識“麥積花椒”授權17家企業,已授權完成13家。辦理名特優新產品為5種,企業為8家。

八、發揮電商優勢,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2020年先后組織區內60多家電商企業,通過采取網絡直播、線上促銷、線上推廣等方式,拓寬我區蘋果、櫻桃、土豆等農產品的銷售,累計舉辦各類規模以上促銷活動80多場。2020年5月3日麥積區名優助農產品網紅帶貨直播活動,共有當地16名網紅主播參加了本次活動,累計粉絲超過210萬,整場直播共有7.7萬觀眾觀看,得到點贊7.6萬。共有10540人通過直播引流瀏覽”麥積優選在線商城“,”三陽川在線商城“,線上線下共銷售1.5萬單,累計交易額47.6萬元。開展“六進”活動。甘肅伏羲御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將我區名優農特產品通過進高鐵站、進市政廣場、進景區、進賓館酒店商超、進銀行網點、進加油站點設立展示展銷點促銷核桃、木耳、香菇、蜂蜜等20多種產品,日均營業額10多萬元。截止目前線上線下農特產品營業額100多萬元,同比增速12%。2020年5月23日,“伏羲御果·‘櫻’愛而來”開園采摘暨場景式直播帶貨活動,當天采摘櫻桃的游客約1萬人次參加,共計銷售櫻桃1000余件,銷售金額達9萬余元。

九、積極引導,全力實施麥積產品“走出去”戰略。積極開展電商消費扶貧。以“麥積所能、麥積所有”為主線,充分發揮麥積資源富集優勢,依托甘肅盛欣輝騰食品銷售有限公司2019年在天津王頂堤紅旗農貿市場建成200平方米的對口幫扶優質農產品綠色通道O2O體驗館實體店和名優農特產品展示展銷平臺,集中展示100多種產品,積極對接麥積區龍頭企業、產銷大戶、電商企業,組織天津西青區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大專院校、綜超商場進館參觀,對我區名優農特產品進行展示展銷,促進我區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截止目前進店約10000人次,交易約50萬單,交易額約3000萬。區內優秀電商企業甘肅伏羲御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8年在蘭州市城關區雁灘路建成總投資132萬元面積42平米的電子商務線下體驗館,展品24類62種,截止目前累計進店人數約3萬人次,交易1.26萬單交易額60多萬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僅下單及零售7.8萬元。區內優秀電商企業甘肅忙鮮有限公司2020年在天津總投資189萬元面積700平米天津消費扶貧天水館,展品30類105種,截止目前累計進店人數約2000人次,交易金額80萬元。2020年天水市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成立天水市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9月在城關區秦安路建成面積230平方米的天水市麥積區特色農產品消費扶貧生活館,集中展示150多種產品,截止目前累計進店約5000人次,累計銷售60多萬元,與省直9家單位簽訂了消費扶貧協議意向金額197.48萬元。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