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水市市場監管局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發展為目標的方針,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保護和發展了一批專利企業及擁有馳名商標的企業,挖掘培育了一批高價值專利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了一批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年新增專利申請量1251件、授權772件,有效發明專利總量達276件,新增商標申請2442件、注冊1690件,有效注冊商標總量8014件,其中“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2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6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5件,中國馳名商標17件,并列全省第一。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引導商標專利增量提質
一是廣泛開展宣傳培訓,增強企業品牌意識。將宣傳培訓工作貫穿于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全過程,“2020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在麥積盛達廣場開展“知識產權與健康中國”宣傳周活動。開展了知識產權實務培訓,企業、高校、協會及市場監管部門知識產權工作人員共80余人參加培訓。中航天水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還專程邀請專家赴企業尋診問脈,紓解知識產權工作方面的困局。通過宣傳和培訓有力的地促進了注冊商標和授權專利增量提質。二是發揮地理標志優勢,助推扶貧富民。將“商標富農”、“地標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推薦地理標志產品企業積極參加線上線上各類博覽會,助推企業及產品走出去。今年推介1家企業參加了楊凌農高會,1家企業參加了中國品牌博覽會,2家企業參加了世界地理標志產業博覽會。根據《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對我市9家符合換發新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識的企業換發了新標。對全市已注冊的16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公告的地理標志5件保護產品和12家商標使用企業進行全面摸底。出臺《天水市地理標志品牌培育實施方案(2020-2021年)》。在我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達到16件的基礎上,今年又挖掘申報了“天水富士”、“甘谷月季”兩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擬申請“麥積葡萄”、“麥積大接杏”兩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已在天水市麥積區農業農村局公示。三是指導生產型企業和外貿企業進行國際商標注冊。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甘肅春風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獲批注冊馬德里商標。這是我市首次獲得的兩件馬德里商標。積極加強商標國際注冊與保護,借力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體系,推動我市企業“走出去”。四是在已獲得17件中國馳名商標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調研論證,今年又推薦甘肅福雨塑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海寶及圖”商標申報中國馳名商標。
指導知識產權資本化運作,積極資助授權專利
一是充分發揮商標品牌和專利指導作用,指導20多家企業通過商標許可使用、商標轉讓、商標專用權和專利權質押融資等方式,用好用活商標專用權和專利權,實現知識產權的無形資產增值。二是對授權專利進行資助,鼓勵發明創造。2020年市市場監管局對321件授權專利進行市級專利資助,發放資助資金23.7萬元;對276件授權專利申報省級資助,資助資金25.51萬元;兩級共計資助專利資金49.21萬元,極大的激發了專利權人進行發明創造的熱情,增強了企業專利產權高質量創造帶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識。
開展知識產權萬里行活動,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以“知識產權服務助力復工復產、支持創新創業”為主題,建立有效機制、架設對接橋梁,推動知識產權服務供給側和需求側精準對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市縣聯動,組織開展企業知識產權需求專題調研,充分了解企業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和困難,梳理形成需求清單。共發放“企業知識產權服務需求調查問卷”100份。通過對問卷調查的梳理,對癥施策,幫助企業紓困。二是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就業。華林知識產權公司在網上和工作窗口發布人才招聘信息,推進“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落實。三是積極開展知識產權“進園區、進企業、進校園、進科研院所”服務活動。四是發揮商標受理窗口作用,開展公益咨詢活動。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天水窗口共開展公益咨詢活動80余次。
持續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一是在全市開展商標專利代理機構“藍天”行動專項整治。清理整頓了一批違法違規執業的機構和人員,對違法違規代理行為形成強大威懾力,營造誠信守法、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提升了全市商標專利申請質量,助力知識產權強市建設。二是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增強商標代理機構、商標印制企業及專利真實性。按照制定的抽查計劃,建立抽查數據庫,對商標代理機構及商標印制機構、專利真實性進行了抽查檢查。三是加大各類侵權案件行政執法力度,有力維護市場秩序。2020年全市共處理商標侵權案件31起,罰沒金額共計15.62萬元。其中12315投訴商標侵權案件6起,均進行了依法處理。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