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工業博物館以大量的實物和文字圖片資料,反映當時黨中央在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在天水等地開展三線建設的決策部署,展現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天水三線企業火熱的生產場景,展示了三線建設者們以國家利益為重,艱苦創業、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為人們從工業發展側面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提供了具體史料。”甘肅天水市工業博物館講解員何璐介紹。

天水市是我國老工業基地和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天水工業發展的歷程,也是國家工業經濟砥礪奮進的縮影。近年來,為保護工業遺產,傳承弘揚工業文化,展示天水工業歷史和建設成果,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延伸旅游產業鏈,促進天水文化繁榮,天水市啟動建設工業博物館項目。

何璐說:“正是因為‘三線精神’的支撐,全國各地來援建天水的人們才能克服當時困難艱苦的環境,建設天水,使天水有現在的發展面貌。”

“博物館按照教育性、紀念性以及工業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利用現有工業基礎,打造集工業歷史和產品展示、工業遺產保護、科學知識普及、工業文化產業開發、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平臺,建設省內一流、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和工業文化創意發展基地。” 天水工業博物館名譽館長李寧民說。

此外,工業博物館運用科技力量,打造多種互動平臺,使布展方式多樣化,通過打造工業時期的電影院、擺放工業建設用具、布置工業建設時期真實場景等方式,將工業建設歷史和其中包含的“三線精神”更加鮮活生動地呈現出來,讓學習者更容易學習和理解。


李寧民說:“互動功能的完善,讓‘冰冷’的工業歷史鮮活起來,尤其是孩子們參觀時互動性、參與性更強,學習時也不會太枯燥,社會效果要更好一些。”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宋喜群、王冰雅 通訊員王玉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