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積極推動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鳳山景區

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秦安縣充分發揮鳳山景區集傳統民俗文化、建筑雕塑、自然風光為一體的旅游資源優勢,積極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景區,打造人人參與,人人知曉,人人受教育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陣地,為全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開啟新篇章。
鳳山景區管理所成立了“鳳山景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鳳山景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方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廣泛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通過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設立宣傳教育展板,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鳳山景區利用獨特的地理文化優勢,講述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與鳳山有關的伏羲女媧傳說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伏羲女媧兩大部族首領,采取通婚的方式,避免了部族之間的戰爭,實現了部族融合,是神話傳說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早期“自在實體”;與鳳山有關的歷史人物隋唐時期的李淵、李世民、權德輿,明代督堂胡纘宗,清代“隴上鐵漢”安維峻等都留下了民族團結的好故事,比如《資治通鑒》唐紀十四中,記錄了李世民的名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這是唐代皇帝的“民族平等”觀。秦安縣各族群眾在鳳山景區既是這些民族團結好故事的講述者,也是傾聽者,在這些故事的傳播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鳳山景區管理所利用民間每年舉辦鳳山春節文化燈會活動及民間祭祀、歷史文化名人紀念活動之機,利用“三微一端”等多媒體平臺同步宣傳黨的民族工作政策,在潛移默化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鳳山景區也是秦安縣各族群眾晨練、散步、觀光的好去處,依托鳳山景區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能極大地提高全縣人民對黨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規的知曉率,宣傳教育作用顯著。

在今后的工作中,秦安縣鳳山景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使各族人民都成為幸福美好新秦安的建設者、促進者、見證者。將繼續鞏固提升鳳山景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果,適時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及中小學生赴鳳山景區參觀、學習,切實發揮鳳山景區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的平臺、橋梁作用,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最廣泛的文化認同,為天水市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貢獻秦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