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天水市按照“政府主導、部門推動、企業主體、統籌推進”的思路,創新種植模式,嚴格項目管理,加大補貼力度,持續抓好糧改飼項目實施,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出臺糧改飼種收貯獎補、機械購置獎補、基礎母畜引進獎補等扶持政策,組建糧改飼工作小組,采取領導包片、技術人員包點的方式,積極開展糧改飼工作技術服務。指導協調養殖場、合作社、草業公司與農戶簽訂青貯玉米種植收購協議,構建種植主體與養殖企業利益聯結機制,做好產銷銜接,實現青貯玉米訂單化種植,并在飼用玉米種植、青貯過程中進行技術指導,保證飼用玉米種植成活率,提高青貯飼料質量。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宣傳糧改飼項目實施的重大意義,擴大糧改飼項目點的示范效果,全面調動種植戶、養殖場和廣大養殖戶的積極性,及時總結推廣重點企業和相關合作社的有益做法,形成推進糧改飼項目的良好氛圍。


目前,共爭取到糧改飼項目資金2325萬元,其中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1875萬元、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450萬元。全市共完成糧改飼種植22.35萬畝,其中建成500畝以上集中連片糧改飼示范點共22個,種植飼用玉米2.26萬畝,完成全株玉米收貯70萬噸。張家川縣梁山鎮借助復耕撂荒地政策,全鎮糧改飼種植達80%以上,全縣糧飼兼用玉米種植達11.2萬畝。武山縣投資630萬元采購飼草1.2萬噸,采用以物代補的方式對繁活牛犢每頭獎勵價值2000元的青貯飼草,對流轉恢復撂荒地耕種的按照每畝200元進行獎補。清水縣落實天津市河北區東西部協作財政援助農機械購置項目資金160萬元,為村集體購置打包機、旋耕機、覆膜機等農機械,村集體與飼草收貯企業簽訂帶動增收協議,企業每年給村集體分紅,并在規定的年限內返還機械,這種模式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有效增加了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戶年內收入。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