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實地 天水穩步開啟新征程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
回答時代命題,回應人民關切。12月9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天水市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來自天水市各行各業的黨代表,肩負著全市共產黨員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望,共同回顧過去五年取得的喜人成績,描繪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
過去五年,是堅定前行的五年;過去五年,是碩果累累的五年。
五年來,天水市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和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均達到100%。兩區五縣全部摘帽,116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92.08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五年來,天水市多措并舉促轉型,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華天電子、東旭光電新材料等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岷山、海林、星火等企業“出城入園”,機械制造、電工電器、醫藥食品等產業加快改造升級。果品、蔬菜、畜牧、中藥材等農業主導產業不斷提質增效。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2%。生態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8%。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4%,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
五年來,天水市聚智聚力優生態,綠色發展導向更加鮮明。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成功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覆蓋率達到36.7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3.68個和25.39個百分點。
五年來,天水市心系百姓辦實事,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民生領域財政投入保持在80%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1%和9.3%,新增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位3.1萬個,衛生資源總量增加、結構優化,每千人擁有醫療機構床位達到5.98張,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雖比高飛雁,猶未及青云。展望未來,天水市發展藍圖已徐徐鋪開——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左右。改革開放水平顯著提升,成為全省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示范窗口。城鄉發展品質顯著提升,城市管理運營更加精細規范,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民生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于經濟增速。生態文明水平顯著提升,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地率穩步提升,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更加彰顯,安全穩定局面更加鞏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加快形成。
今后五年,是天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期,迎來了服務國家戰略、加快自身發展的難得機遇期,迎來了融入全國全省大局、可以大有作為的歷史窗口期,迎來了釋放政策紅利、加快轉型升級的發展黃金期,迎來了創造美好生活、滿足人民需求的負重趕超期。
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在融入和服務戰略大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天水市提出“建強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動老工業基地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努力方向。其中,“建強副中心”,就是要發揮文化厚重、交通便捷、人口聚集、生態良好的優勢,著力打造區域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服務中心、醫療教育中心,增強對隴東南地區的輻射帶動和服務能力。“走出新路子”,就是要立足老工業基地發展基礎,突出創新引領、轉型升級、集聚發展、低碳綠色、循環暢通,走出工業興、農業優、文旅強、商貿活、生態美的新路子,加快形成區域發展的產業帶、增長極。
“‘建強副中心’‘走出新路子’,既是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們突破重圍、爭先進位的必然選擇。”鏗鏘之言,擲地有聲。
謀定而后動。圍繞以上努力方向,天水市將加快工業強市進程,全力打造集成電路封測產業聚集區和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全力提升工業園區承載力,全力提升創新發展驅動力,重塑工業發展新優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壯大農業特色產業,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激發農村內生動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放大文旅綜合效應,著力打造伏羲始祖文化傳承創新區,著力打造文旅農康融合發展試驗區,著力打造隴東南現代服務業新高地,激發第三產業新活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全域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文明新水平。著力保障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升公共衛生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構筑共建共享新格局。
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征途漫漫,惟有奮斗。面向未來,天水市委新一屆領導班子將更加注重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共同富裕,更加注重社會治理、風險防控,更加注重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腳踏實地、砥礪前行,奮力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