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我市先后經歷了兩輪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降雪過程,局部地區積雪深度達20cm。為防范大雪降溫天氣,應對可能發生的災害損失,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及早安排,強化預警,加強分類指導,積極妥善應對,全市未發生因降雪農業受災和設施農業受損情況。
一是迅速安排部署。全市農業農村部門牢固樹立防災、抗災和減災意識,把防范大雪降溫天氣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及早安排部署,壓實工作責任,最大限度減少災害影響,確保農業安全生產順利進行,保障市場農產品有效供給。1月27日,下發了《關于做好強降雪天氣應對工作的通知》,從提高政治站位、壓緊靠實工作責任,及時預報預警、加強災信息發布,盯緊重點領域、強化防范應對措施,堅持多措并舉,保障群眾生活等4個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動員干部、群眾,尤其是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落實好防范應對措施,確保農業生產穩定。
二是加強監測預警。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協調,密切關注降雪情況,做好有可能發生災害的應對準備。及時將省氣象局《重大氣象信息專報》和張永霞書記在《天水氣象信息專報》上關于“請各縣區和相關部門積極做好降雪低溫災害防范應對工作”的批示精神轉發各縣區,督促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加強與氣象部門聯系,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將有關信息及應對措施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和廣大農民群眾,提前做好災害預警和應對防范準備。
三是密切調度研判。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張永霞書記的批示要求,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干部帶班制度,確保遇到緊急突發事件,能第一時間上報,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置。嚴格執行節日期間農業災害日調度、日報告制度,截至目前,累計向市委、市政府、省農業農村廳報送日報信息12期次,1月28日、2月6日分別就降雪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進行了專門調度研判。同時,指導各縣區農業農村局加強與縣區應急管理部門、鄉鎮、設施農業主體的信息溝通和共享,確保全面、及時、準確掌握降雪和農業生產災情況。
四是強化技術指導。組織市縣農技人員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引導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落實好農業生產設施加固、積雪清理、棚室保溫增光等措施,防止積雪壓毀大棚,加大育苗溫室秧苗管理,確保設施農業安全。同時,指導農戶加強冬小麥、冬油菜等越冬農作物的田間管理,結合農時季節,組織落實好中耕除草、追施肥料、病蟲害防控措施,嚴密監測小麥條銹病發展趨勢,提前做好防控,力爭夏季糧油豐收。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