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承擔著全市房建市政、交通水利、國有土地產權交易和政府采購等重要工作,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自本次疫情發生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中心積極履職盡責,堅持防疫和交易兩手抓、兩不誤,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認真貫徹市委今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多措并舉,努力將疫情對項目交易造成的影響減小到最低。
搶時間,抓落實,保證入場項目不斷檔。4月11日恢復開評標等交易活動后,中心周密部署,迅速制定了疫情防控下有序恢復交易的工作方案。方案按照“全面統籌、安全第一、兼顧效率”的總體要求,以疫情防控要求為底線,以“不見面”交易為基礎,以控制場內人數為原則,采取“分時開標、錯時評審”的方法,逐步恢復交易業務和數量。全面梳理因疫情積壓的項目,建立交易臺賬,采取掛牌消號的方式,積極消化疫情期間暫停、延期的交易項目,確保項目盡快進入交易程序。充分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的技術優勢,按程序受理新入場項目,鼓勵各市場主體凡能通過網上辦理的交易服務事項一律在線辦理;確需現場辦理的,提前溝通,準備好所有材料一次性辦結,確保項目應進必進,為全市項目建設工作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轉角色,強服務,加快項目交易進度。在做好下沉社區值班的同時,全體干部職工在“志愿者”和“交易人”的角色之間來回轉換,“白加黑”“5+2”,加班加點,搶回因疫情影響耽誤的時間,全力推進開評標各項工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針對積壓項目多、工作時間緊的現狀,中心主動對接項目招標人,在交易時間、場地重新安排、交易公告發布和更正等環節,安排專人提供保姆式精準服務,全力保障我市重點工程、重大民生項目、春耕生產以及疫情防控物資采購等項目的招投標工作盡快實施,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從4月11日到4月25日的15天內,中心預計完成148個公共資源項目的交易,努力將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
高標準,嚴要求,守好疫情防控底線。做好疫情防控,是項目交易的前提。中心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強化人員管控和場所管理。一是扎實開展宣傳。通過微信群、短信、網站、大廳顯示屏等渠道發布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政策宣講工作。二是限制入場人數。每個項目原則上業主單位、監督單位、代理機構限派一至兩名代表參加,盡可能減少人員聚集。三是做好入場查驗。對進入中心的各市場主體,逐一掃碼(健康碼和行程碼)、測溫、登記,并詢問有無與外來人員密切接觸等情況。四是嚴格落實防疫規定。提醒開標人員、評標(評審)專家科學佩戴口罩、不聚集,開標室隔空就座,評標室加設隔檔,評標交流不得接觸,確保開評標現場安全。五是強化各服務區域的消殺。每天定時對中心各公共服務區域進行消毒,早中晚各開門窗通風30分鐘以上。嚴格落實投標文件、標書開封、標書廢棄物、開評標區域“四消毒”,嚴防病毒的狡猾和詭異。
下一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繼續強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落實落細投標“全線上”、人員“控總量”、開標“不見面”、評審“坐隔檔”、現場“勤消殺”五項措施,積極穩妥有序開展好項目交易各項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安全優質高效的服務。
(來源:天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