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開創天水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天水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 王定新
近年來,天水市衛生健康系統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按照“常規工作促規范、重點工作創特色、難點工作求突破、整體工作上臺階”的工作思路,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牢記初心擔使命,深化改革聚合力,緊盯關鍵抓落實,群策群力促發展,著力推動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精準防控,慎終如始戰疫情。天水市衛健系統不斷健全完善平急轉換、提級指揮、下沉作戰、混合編組、集中辦公的扁平化運行機制,科學制訂實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核酸檢測、流調溯源、集中隔離管控、社會面管控和聚集性疫情應急處置“5+1”能力提升方案,加快構建指揮高效、平急結合、處置有力、保障到位的疫情防控工作體系,全面推行 “聯合診斷、集中救治、中西醫結合、三級會診、營養支持、心理干預”一體化醫療救治工作新機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實現了確診患者零死亡、醫院感染零發生、醫療安全零差錯。截至目前,全市有253.28萬人完成全程免疫接種,174.06萬人完成加強免疫接種。
堅持守正創新,“三醫”聯動促改革。通過醫療、醫保、醫藥統籌聯動,天水市衛健系統高質量完成了5項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務,進一步強化了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同時,深入推進清水縣、甘谷縣“緊密型醫共體”試點建設,全市建成城市醫聯體3個、縣區醫共體7個、專科聯盟3個,在加快緊密型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建設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市16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接入省級醫學影像共享平臺,門診和轉診患者檢驗、影像以及超聲等檢查檢驗項目實現互認,切實降低患者就醫成本。全市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金額比達到77.4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質量運行新機制不斷完善。
堅持固本強基,持續發力補短板。緊盯鞏固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六大機制”和“五項行動”持續發力,全市7個縣級公立醫院全部達到二級甲等以上等級標準,常住人口1萬人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全部配備心電圖機、生化分析儀、彩超和DR機,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2349個。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大病專項救治,脫貧人群患者、脫貧不穩定人群患者、邊緣易致貧人群患者救治率均達100%。市、縣、鄉、村5230名家庭醫生入戶為94.87萬名建檔立卡戶提供簽約服務,制訂“一人一策”幫扶措施。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市疾控中心建成天水市第一個移動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縣區疾控中心全部建成標準化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提標擴能,攻堅克難“強基層”。全市建成中醫類國家重點專科5個、省級中醫類重點專科18個、省級西醫類重點專科2個、市級重點學科38個,心電、檢驗、病理、影像、消毒供應等縣域醫學中心33個,胸痛、卒中、創傷、孕產婦急危重癥救治、新生兒急危重癥救治等縣域急危重癥救治中心28個,重點專科示范帶動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縣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堅持項目帶動,進一步加快我省南部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市五院改擴建項目等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深入推進基層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全市2490個村衛生室實行“六統一”鄉村一體化管理,58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基本標準,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天水市將深入學習貫徹黨代會精神,緊盯建設區域醫療中心這一定位,以優化醫療衛生體系鏈條和服務鏈條為抓手,著力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全力推進人才建設和疾控體系改革,全面加強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