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我院婦產科團隊以一場特殊的“技術攻堅黨課”用實際行動向黨的生日獻禮。在“2025年甘肅省婦科宮腹腔鏡手術技能大賽”這場由32支隊伍角逐的省級賽事中,我院婦產科團隊憑借卓越的實力脫穎而出,勇奪市縣級團體一等獎,并斬獲 4 項個人獎項,創造了歷史最佳成績,而成績單背后,是市一院第22、23黨支部將“手術臺當戰場、黨旗在科室飄揚”的黨建理念深植業務肌理的生動實踐。

讓組織力轉化為技術突破力
“備賽期恰逢臨床旺季,黨員必須帶頭扛起‘一崗雙責’!”婦產科黨支部在動員會上立下軍令狀。支部將4名參賽選手編入4個“技術攻堅小組”,由婦產科主任李群、婦科病區主任徐蓉擔任雙組長,把“技術復盤會”融入“主題黨日”,在GESEA腹腔鏡模擬系統前,黨員骨干胡日晴帶頭演示“毫米級縫合”技巧,將“三會一課”帶到了模擬手術室。
針對惡性腫瘤手術視頻比賽中“肥胖患者盆腔暴露”的難點,支部牽頭成立“多學科黨建協作組”,聯合影像科、麻醉科黨員專家開展3次跨科室病例討論,將“腫瘤學安全”與“功能保護”的黨建服務理念融入手術方案設計。最終雒芳芳醫師的《腹腔鏡子宮內膜癌全面分期手術》視頻,以“零并發癥”的精準操作斬獲二等獎,正是支部“把難題當課題”黨建工作法的直接成果。

用先鋒模范作用點燃團隊戰斗力
“腹腔鏡操作不僅是技術較量,更是黨員責任的考場!睒s獲腹腔鏡模擬操作組一等獎的胡日晴醫師,是有著15年黨齡的技術骨干。備賽期間,她主動將黨員示范崗的“三亮承諾”(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轉化為訓練標準——連續60天每天加練2小時,在模擬系統中完成300余次輸卵管吻合訓練,手指磨出的繭子成了“黨員先鋒”的特殊勛章。

在宮腔鏡模擬操作組,劉雯將黨史學習教育中的“長征精神”類比為手術中的“耐力考驗”,帶領團隊總結出“扶鏡三穩法”“電切四步法”等操作口訣。她在賽后分享時說:“就像紅軍戰士攻克婁山關,我們每一次精準夾持鉚釘,都是對‘精益求精’黨員品格的踐行!边@種將紅色基因融入技術訓練的做法,讓團隊在宮腔鏡操作三個環節中均突破賽會紀錄。

以人文黨建引領微創技術溫度
“讓患者少出血、少痛苦,是我們對患者的初心承諾!标惾鹑疳t師展示的《3D腹腔鏡切除深部內異病灶》手術視頻中,“輸尿管解剖法”“直腸注氣試驗”等技術亮點,源自支部發起的“微創技術+人文關懷”雙提升行動。支部曾組織黨員醫護赴革命老區開展義診,在收集到32例復雜內異癥患者的需求后,專門成立“黨員攻關小組”,將紅色醫療服務傳統轉化為技術創新動力,最終實現該類手術并發癥下降65%。

惡性腫瘤手術視頻獲獎案例中,團隊為患者制定的“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全程管理方案,正是支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延伸。支部書記在賽后總結時表示:“從長征時期的‘紅色救護隊’到新時代的微創團隊,變的是技術手段,不變的是黨‘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根本宗旨!
以“七一”為新起點,讓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

當獲獎團隊將榮譽證書張貼在支部“黨建+業務”成果文化墻時,第22、23黨支部正策劃著下一場“七一”主題活動——把大賽中的微創技術經驗轉化為基層醫院培訓課程,讓黨旗在醫療幫扶一線高高飄揚。這場由黨建引領的技術突圍戰,不僅以“團體一等獎”向黨的生日獻上厚禮,更探索出一條“紅色引擎驅動醫療創新”的發展路徑,讓“厚德博愛 精誠篤仁”的院訓與“為人民健康奮斗”的服務理念在手術臺前交相輝映,續寫著新時代公立醫院黨建業務融合的嶄新篇章。
(新聞來源:天水市一院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