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26日,武山縣長劉長江帶領有關人員,到洛門、四門、城關、灘歌、鴛鴦、馬力等六個建制鎮現場辦公。
通過深入一線實地查看2007年的重點工作完成情況,聽取2008年重點工作謀劃情況匯報后,劉縣長對各鎮2007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指導性要求:

在洛門鎮區為物流中心選址
洛門鎮要站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及長遠發展的角度,精心謀劃,堅持做到“六個必須”:一是必須堅持“城關東延,洛門西進,南改北擴,相向發展,建設一個最佳宜居縣城”的城建工作總體思路,確立大目標,樹立大思路,實現大發展。縣城總體規劃必須充分考慮洛門鎮區的功能,按照高起點、高標準、著眼長遠發展的要求,對洛門鎮二版規劃進行反復論證,做好規劃修編工作。二是必須堅持統一規劃,統一領導的原則,整合力量,靠實責任,切實加強對洛門鎮建設的指導和服務,重大建設項目必須由縣城建領導小組審定。三是必須站在全局的角度,準確定位洛門鎮的發展。要按照“商貿立鎮,產業富民,旅游帶動,項目支撐”的發展思路對全鎮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總體規劃,達到大洛門,大市場,大發展的要求。四是必須堅持改革創新。以嶄新的思路、創新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洛門作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必須把創新作為發展的靈魂,用足用活政策,要在小城鎮建設的重點領域、重點工作上創新,要著力在加速發展機制體制上創新,以創新謀發展、求進步。五是必須堅持重點傾斜、盡力支持、特事特辦的原則,為洛門鎮發展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方便,要按照今年4月份洛門鎮改革發展縣長辦公會議“一個納入”、“兩個全部”、“兩個加大”和“一個優先”的要求,為洛門鎮的發展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通過3至5年的努力,創出一條小城鎮發展的路子。六是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針和城市鄉村并舉、貿工農一體的發展思路,堅持一手抓鎮區開發改造,一手抓農村經濟發展,以貿促農,以城帶鄉,走出一條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子。

在四門鎮三衙村檢查新農村建設
四門鎮今后要認真抓好城鎮建設和農村發展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實施第二輪小城鎮開發。要站在全縣發展的高度,按照“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培育產業,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的總體要求,對全鎮的發展準確定位;要堅持特色立鎮,特色建鎮。依托地域特色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建設綠色食品加工區。挖掘豲道古縣、龐德故里和醋文化的內涵,小城鎮開發中,建筑風格、布局、色調要充分體現這些歷史、文化內涵,突出四門特色;要認真做好二版規劃修編。要按照分區規劃的要求,合理界定工業、商貿、居住、服務業等功能分區,對鎮區規劃進行修編;要加強村鎮建設服務中心建設。抽調人員,積極參加全縣統一培訓,使每名人員掌握基本的城建知識,會識圖、會放線,能指導監督村鎮建設;要加快鎮區配套設施建設。要依托四馬公路鋪油改造,實施主街道拓寬改造和硬化工程。多方籌資,完成綜合市場硬化任務。鼓勵民間投資,建設山貨和中藥材市場。加快進度,建成汽車站;二是全面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要加快種植結構調整,川區積極發展蔬菜,山區大力推廣旱作農業,加強養殖小區規范管理,提高養殖效益,促進農民增收;要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發展冷水魚養殖;要整合各類資金,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要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在普遍開展“三清五改”的基礎上力爭打造幾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為南部山區新農村建設樹立樣板。

在城關鎮林泉村檢查道路硬化工作
城關鎮今后要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配合縣政府實施城市建設與管理作為首要職責,全力配合搞好城區“北擴東延”工程、工業園區建設、城鎮管理、關注民生等各項重點工作,確保全縣發展、改革、穩定大局不受影響。特別要在征地拆遷、城市開發、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與縣城發展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與縣政府的安排、部署相協調,實現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有機統一。二是要把改善農村基礎條件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抓手,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使南北兩山及渭河川道村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三是要把發展生產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第一要務,根據川區、淺山區的不同實際,按照全縣“四抓”的農業發展思路,切實抓好產業發展。特別要以建設最佳人居縣城為目標,以服務城市、富裕農民為核心,以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對渭河川道及南北兩山進行總體規劃,整體開發,重點突破,配套建設。四是要把建好各種市場和積極發展各類加工業作為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舉措,大力扶持粉皮、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千方百計抓好招商引資,促進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五是要把積極化解各類矛盾、全力解決民生問題,積極營造團結和諧、文明向上的縣城文化生活氛圍,維護全縣社會穩定作為義不容辭的職責,著力抓好社區管理與服務,切實把各項工作抓細抓深抓好。

在灘歌鎮水峪溝村檢查道路硬化工作
灘歌鎮今后要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準確定位,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灘歌既是全縣南部山區重鎮,又是全省歷史文化名鎮,要堅持“特色立鎮,產業富鎮,商貿活鎮,旅游興鎮,人才強鎮”的戰略,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從全局及長遠的角度對全鎮工作進行全面規劃。二是堅持整體規劃、科學布局的原則,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推行“一村一品”和標準化生產,不斷做大做強三大產業。大力發展以黑池殿為主的蔬菜產業,以兩溝為主的養殖業,以松山為主的洋芋產業,著力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要著力抓好山區的結構調整,擴大洋芋、中藥材、蠶豆等特色作物種植。三是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前提,以“三清五改”為突破,以產業發展為重點,切實加快新農村建設進度。力爭把山丹河上游的灘歌區域建成全縣新農村建設的示范區,把黑池殿打造成全省、全市一流的示范村。四是以打造明清古鎮、商貿新鎮為目標,認真研究鎮區發展的定位,使古鎮特色明顯,新鎮活力十足。要依托二輪小城鎮開發,按照大思路、大作為、大動作的要求,綜合考慮建筑的風格、色彩等問題,加快鎮區開發改造,進一步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培育產業,增強綜合承載能力。五是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著力在新時期鄉、村工作方式方法、機制體制創新上下功夫、出經驗。要圍繞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積極探索鄉村領導體制和鄉鎮職能轉變的新機制,鄉鎮站所條塊管理、村級干部管理的新路子,為新時期、新階段完成鎮村建設新任務創造新經驗。

在鴛鴦鎮廣武村檢查道路硬化工作
鴛鴦鎮要立足自身實際,認真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深化對鎮情的認識,站在全局和長遠的角度,對全鎮發展準確定位,不斷理清和完善工作思路及發展規劃。鴛鴦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武山西部的交通樞紐、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目前發展有四大機遇:一是天定高速公路及出口建設為鴛鴦鎮發展小城鎮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二是隨著天定、天漢高速公路,天平、蘭渝、蘭西快速干線鐵路的啟動建設,以及新農村建設力度的加大,使建筑建材業保持旺盛需求,為水泥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三是榜沙河中型灌渠的啟動建設,為發展農業主導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四是良好的區位優勢、人才人力優勢為鴛鴦鎮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鴛鴦鎮發展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第一個方面是發展基礎薄弱,農業產業優勢不強,工業發展困難較多;第二個方面是周邊地區優勢明顯,競相發展的態勢對鴛鴦鎮造成很大的壓力;第三個方面是發展建材業與發展無公害農業之間的矛盾突出,直接影響到鴛鴦鎮的發展。深入分析這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今后鴛鴦鎮要堅持“工業強鎮,產業富民,商貿拉動,人才帶動”四大戰略,按照建設武山西部新興工商業重鎮的要求,從全局及長遠的角度,對全鎮經濟社會發展進行整體規劃。二是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鎮戰略,不斷營造良好的工業發展環境,促進工業大發展。要高度重視工業發展,留足留好工業園區用地,制定工業園區管理辦法和優惠政策,努力使鴛鴦園區的政策最靈活,服務最周到,管理最規范,成為投資的“孵化地”和最佳投資地,促進工業企業發展。同時,要積極配合天水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的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三是科學規劃,突出特色,努力做大農業產業。要按照縣上“四抓”的農業發展思路和“一村一品”、標準化生產的要求,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對農業產業進行科學規劃和準確定位,在蔬菜、洋芋、特色果品發展上下大功夫、花大氣力,促進特色產業發展。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真正找出適合鴛鴦區域發展、讓農民致富的新路子。四是以基礎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三清五改”為突破口,以產業發展為核心,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特別要在“三清五改”、農建、堤防和農村道路建設上下功夫、求突破。要積極實施鎮區至二號橋以及二號橋至盤古的道路硬化工程,選擇一些產業基礎好、群眾積極性高的新農村示范村,加大建設力度,建成山川不同區域的新農村建設樣板村。五是以基礎設施配套為前提,以建設武山西部新興工商業重鎮為目標,精心組織好二輪小城鎮開發。重點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培育產業,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目標,對鎮區進行準確定位,對功能分區合理劃分,對建筑風格、樣式、色調統一要求,對建設項目合理排序,分清主次和輕重緩急,依次推進。二是突出工業重鎮的特點,搞好工業園區規劃和配套建設。三是突出商貿中心的地位,緊緊圍繞高速公路出口,積極開展招商引資,爭取項目,啟動建材物流園區建設。同時,要對各類市場進行總體規劃,防止無序重復建設。六是堅持重細節,抓質量,樹典型,爭一流,統籌兼顧,綜合配套的工作方法,把各項工作做精、做細、做到位。各項工作既要抓質量,重細節,創一流,同時,要統籌兼顧,綜合配套,努力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