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 精心撰寫
武山縣《水簾洞石窟拉梢寺申遺文本》出爐
申遺文本是申遺的基礎資料和關鍵環節。為了順利完成《水簾洞拉梢寺申遺文本》撰寫工作,武山縣挖掘全縣文物人才,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嚴格按照《操作指南》的規范要求,高標準、嚴要求撰寫申遺文本,并邀請麥積山申遺負責專業人員和省市文物專家指導把關,努力提高申遺文本撰寫質量。在申遺工作人員的精心撰寫和上級業務部門及專家的幫助指導下,目前,《水簾洞石窟拉梢寺申遺文本》已完成撰寫、修訂和上報。
《水簾洞石窟拉梢寺申遺文本》主要內容包括遺產的識別,即締約國、遺產名稱、地理位置及坐標、遺核心區、緩沖區及核心區面積、地圖等;列入的理由,即闡述意義、比較分析、真實性及完整性、列入遺產依據的標準、與絲綢之路的關系等;遺產描述,即遺產詳細狀況、歷史和發展、最近記錄形式和日期、現有保護狀況、文物保護標志碑情況、與展示、宣傳有關的政策和方案等;管理和保護,即所有權、法律地位、保護措施及其手段、管理機構、資金來源和數額、旅游設施和統計資料、遺產管理計劃和目標說明、人員的配備水平等;影響遺產的因素,即影響文物本體保護的因素、開發壓力、環境壓力、核心區和緩沖區的居民數量、監測保護狀況的關鍵指標、遺產監測的行政安排等;相關文獻,即遺產管理計劃副本、與遺產有關的其它計劃及與遺產管理有關法律法規摘錄、文獻目錄、保存遺產目錄、記錄和檔案的地址、水簾洞石窟拉梢寺雕塑特征圖和壁畫特征圖等。該文本共105頁, 3.8萬余字,附測繪圖31幅,圖片4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