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23日,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柴金祥,市人大副主任申積來、市政協副主席王鳳保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武山縣四大組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陪同下,深入溫泉鄉新莊小學、城關鎮鄧堡村和灘歌鎮董坪村詳細查看地震災情,指導群眾開展抗震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柴市長一行還檢查指導了洛門鎮渭北13村道路硬化、灘歌鎮黑池殿新農村建設和野峪養殖小區建設、樺林溝萬畝梯田點建設、樺林鄉養殖小區建設和全膜覆蓋玉米種植以及鴛鴦核桃基地建設。

5.12大地震波及我縣,震感強烈,災害極大,全縣15個鄉鎮普遍受災。特別城關鎮鄧堡村的黎坪、西坪兩個自然村形成長度約一公里的山體裂縫,最寬處達2.7米,最深處達3米左右,致使全村96戶403人全部受災,房屋倒塌65間、大牲畜圈舍99間,出現裂縫、形成危房242間,其它房屋不同程度受損,183眼水窖全部破裂,村內外道路出現大量裂縫,受損嚴重。灘歌鎮董家坪村群眾的房屋倒塌較多,群眾財產受損較重。柴金祥一行查看災情后指出,武山縣抗震救災行動積極,措施得力,及時調運帳篷為受災最嚴重的群眾建立臨時安置點,提供生活必需品,保證了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簡單住所,生產生活秩序井然。當前及今后一個階段的抗震救災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快災害評估工作,對災情情況掌握準確,同時抓緊制定災后重建規劃。二是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同時,要加快校舍修復和重建。三是切實加強救災物資和資金的管理與使用,并優先安排到重災區和受災特別嚴重的群眾手中,優先安排給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的恢復上,做到透明、公開,發揮救災資金的最大效益。四是采取有力措施,確保社會穩定。通過深入宣傳,正確引導,教育群眾樹立科學的防震意識,消除恐慌心理,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五是堅持抗震減災和經濟建設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對糧食、面粉、方便食品、急救藥品、成品油等應急物資加強儲備,加強社會面控制,要始終抓好經濟建設,保證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查看溫泉鄉新莊小學受災及搭建臨時帳篷情況)
查看溫泉鄉新莊小學受災情況時,柴金祥關切地詢問了災情和師生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情況,他對學校積極搭建帳篷,準備及時復課的做法很滿意。同時指出,夏季已經來臨,氣溫逐漸回升,帳篷內比較悶熱,要保持通風,確保師生身體健康。要盡快啟動校舍維修加固和重建工作,并對全縣存在安全隱患的學校進行逐一鑒定,確定沒有問題后,及時復課。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要及早拆除,消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師生在校安全。

柴金祥一行還檢查了我縣農業和農村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在道路硬化方面,他指出,重點要夯實路基,配好沙子和水泥的比例,嚴格施工程序和標準,保證硬化質量,把道路硬化工程建成群眾滿意的優質工程。養殖小區建設方面,重點要在高起點規劃設計、高標準建設的基礎上,搞好技術培訓、引種、防疫等工作,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發展壯大一個。梯田建設方面,他看到我縣樺林溝流域綜合治理,整坡、整灣的梯田一眼望不到邊,道路、綠化、澇池等配套到位時,他高興的說,梯田建設就要高起點謀劃、大規模運作、高標準實施,山、水、田、林、路、草綜合配套。全膜覆蓋玉米種植方面,重點要加強技術指導,強化示范推廣,提高種植質量,不斷擴大種植規模,真正實現旱作地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核桃等林果基地建設方面,要創新建設機制,采取“政府協調,土地流轉,農戶承包”等模式,整片統一規劃設計,強化技術指導,引進果樹良種,規范栽植,科學管理,確保苗木成活好,見效快。新農村建設方面,要完善措施,加快進度,確保各項工作齊頭并進,特別灘歌鎮黑池殿省級示范村,產業基礎好,群眾積極性高,要在抓好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全面搞好衛生室、休閑場所、農民培訓中心、農家書屋等重點項目建設,尤其新農宅建設要按照既定的高標準設計,嚴把建設質量,加快建設進度,力爭早日建成全市一流、全省先進的新農村示范村、抗震示范村。

(在城關鎮鄧堡村查看地震災情、群眾安置和重建選址等情況)

(檢查樺林溝流域綜合治理萬畝梯田點建設情況)

(檢查鴛鴦鎮核桃基地建設)

(檢查樺林養殖小區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