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穩定 三個提高
確保武山縣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開展

5.12大地震發生后,武山縣反應快速,行動積極,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鄉鎮、各部門立即組織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工作,迅速查清了地震災情,及時排除了次生災害,妥善安置了受災群眾,使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為了切實搞好抗震救災工作,實現抗震救災和經濟建設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近日,該縣按照“三個穩定”和“三個提高”的要求,全面開展了各項工作。
“三個穩定”:一是穩定人心,確保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地震發生以后,由于人們的恐慌心理和部分人的謠言傳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為了避免意外情況發生,武山縣把加強對社會局面的控制,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穩定人心放在了第一位。要求縣四大組織和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在震情變化方面科學判斷,冷靜分析,沉著應對,用科學的態度,良好的心態,有效的方法防震、抗震、救災。各級干部堅守工作崗位,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引導群眾正確認識地震,科學防范地震。同時,加強治安巡邏,公安部門加強縣城各住宅小區、重點防控地區的巡邏,有效防止了擾亂人心、乘機破壞社會環境現象的發生,保持了人心穩定、社會安定。二是穩定市場,確保各類物資有效供給。對全縣生產生活物資供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部分環節存在的問題得到了及時協調解決。加強市場監管,確保了全縣所有商業網點、集貿市場的正常營業,實現了各類物資不脫銷、不斷檔、不漲價。同時,加強抗震救災物資的儲備,一次性食品、方便面、火腿腸和礦泉水等物資供應充足,并調運糧食18車皮,使全縣人民較長一段時期用糧有了保障。三是穩定生產,確保全縣各行各業生產和各項重點建設有序進行。開展抗震救災,帶領群眾致富,抓好生產是關鍵。該縣在有效控制災情、妥善安置災民、加強生產自救的同時,著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32個重點項目建設在每一位包干縣級領導的統籌強抓下有序進行,促使全縣社會大局穩定、生產生活正常。
三個提高:一是提高全縣人民抗震知識普及水平。該縣緊緊抓住廣大人民群眾對這次地震高度關注的心理,全面加強抗震防震知識教育,地震部門及時組織編寫防震減災宣傳資料,給全縣廣大群眾每戶發放一張防震宣傳明白紙,指導群眾科學防震、科學抗震、科學避震。教育部門督促指導各學校開展防震演練,切實提高師生的防震自救能力。二是提高抗震防震物資保障水平。抗震防震物資準備最關鍵的是提高吃、住、醫和通訊保障水平。該縣把糧食儲備作為物資儲備的首要任務,在加強縣級儲備的基礎上,動員群眾存糧,確保存糧充足,同時,加強方便食品供應監管,并采取“以息代補”的機制,協調各大物流中心和商戶代理購進貯存食品,解決吃的問題;積極爭取帳篷,并確定專人,嚴格管理,建立借用、歸還、保存等一系列制度,保證受災群眾的需要,解決住的問題;衛生行政部門、各醫療機構和醫藥公司加強協作,對所有急救藥品、防疫藥品統一調度管理,實行備案登記,確保藥品品種全、質量好,解決醫的問題;電信、移動、聯通公司團結協作,各盡其力,保證鄉鎮與每個村有兩種以上的通訊聯絡方式,縣與鄉鎮有三種以上的通訊聯絡方式,多渠道增加縣城通訊方式,確保縣與省、市的通訊24小時暢通。同時,還配備發電機,提高電力應急水平,確保了指揮系統的有效運行。三是提高抗震救災應急處理水平。第一,做到通訊24小時暢通,抗震救災指揮系統運轉靈敏,各鄉鎮、各部門一旦發生災情能夠及時上報。第二,加強組織領導。縣、鄉和部門均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抗震救災工作方案,全縣和鄉鎮、部門內部組織有力,措施明了,搶險救災隊伍精干、高效。第三,人員到崗到位。各鄉鎮、各單位主要領導24小時堅守崗位,全體干部正常到位,單位24小時值班。第四,積極組建應急隊伍。由縣人武部積極與駐縣部隊溝通聯系,加強民兵預備役部隊組編管理,組建了200人的縣級搶險救災隊伍,每個鄉鎮都組建了30—50人的應急隊伍,而且強化了訓練,保證在關鍵時刻拿得出、靠得住。第五,對全縣應急預案按照完備、高效的原則,及時修改完善,印發通知,各部門和指揮部各小組也按職責分工制定各自的預案,并及時組織培訓及演練,切實提高了應急處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