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時節,武山縣的各個災后恢復重建工地上,到處是忙碌的身影和轟鳴的機械。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的目標,進一步加快了恢復重建進度。

城關鎮鄧堡村在原有住地山體大面積滑坡、本村沒有適宜重建地塊的情況下,經過反復論證和耐心細致的工作,在川區征用土地55畝,規劃了96戶民宅及道路、廣場、綠化用地,接通了自來水。民宅建設的主體工程即將完成,建設人員日夜趕工期,確保受災群眾在10月底前能夠入住。洛門鎮蓼陽村由政府組織征地50畝,規劃建設居民住宅115戶,學校1所,正在緊張施工。高樓鄉秦灣村異村征地30畝,為63戶農民新建房屋。

武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多次召開災后重建現場會、促進會,協調有序推進了災后恢復重建的各項工作。受災群眾住房重建全部開工,力爭10月底完成85%的建房任務,明年完成剩余15%的建房任務,保證受災群眾在入冬前住進新居。同時,武山縣整合各類資金1050萬元投入到教育基礎設施的重建和維修,第一階段規劃進行維修加固的35所學校校舍建設已全面啟動。已完成1條省道、3條縣道、2條鄉道、2條專道和28條村道的維修疏通,清理滑坡塌方352處,修補擋墻22處,其他恢復重建工作正在進行。水利基礎設施維修重建扎實開展,人飲工程修復、更換供水管道3處700米,新鋪供水管道2處8.5千米,修復蓄水池1座,解決了2萬多人因地震造成的飲水困難;農田灌溉工程修復渡槽2座,架設管道135米,襯砌渠道230米,維修提灌水輪泵2臺套;修復堤防15處2400米,清障4處1400米,漿砌石護堤175米,襯砌排洪渠道130米,治理險村險段19村19處,其他供水工程、水窖修復等工作正在進行。(記者陳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