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領導干部研討班(之五)
毛更生:確保全縣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12月6日上午,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毛更生在武山縣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就確保全縣政治安定、社會穩定,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任務、社會穩定問題的大背景和我縣維穩信訪工作的現狀及面臨的形勢,結合實際,進行了專題輔導。
一、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和任務
維護穩定是全黨共同的責任。首先是各級黨政領導的責任,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是維護穩定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社會政治穩定負總責,分管領導對職責范圍內的穩定工作負主要責任。維護穩定工作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分級負責,歸口管理,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對穩定工作承擔的領導責任。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委關于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指示精神,結合本鄉鎮、本部門實際,對一個時期的維護穩定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建立健全維護穩定的社情排查制度,協調會議制度、信息上報制度、重大問題請示匯報制度和重大問題“掛牌銷號”制度,準確掌握本轄區內影響穩定的不安定因素和問題,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研究解決維護穩定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依法妥善處理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事件。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堅持每月開展一次,及時發現問題,主動采取措施解決問題,為群眾排憂解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對突出的重點地區和單位、重點群體、領導親自掛帥,組織工作組幫助做好維護穩定工作。政法部門是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部門。要增強維護穩定的政治責任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準確及時提供情報信息,不斷充實和完善各種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案,嚴厲打擊敵對的破壞活動和各種犯罪活動,主動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妥善處理各種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
二、社會穩定問題的大背景
社會穩定,既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不僅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而且關系到黨執政地位的鞏固、國家的長治久安、人民的安居樂業。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指出:“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沒有穩定這個前提條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更不可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很難想象,在一個政局不穩、社會動蕩的國家,經濟能夠健康發展,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同樣也很難想象,在一個社會治安不好、突發事件頻繁發生的地區,人民能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心謀發展。在我國,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大多發生在縣一級,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也主要靠縣一級黨委、政府。如果每一個縣的社會穩定工作做好了,全國的穩定就有了可靠的保證。鄉鎮黨委書記和各部門的一把手,和縣上領導一樣都是處在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線,是“保一方平安”的第一責任人,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認識維護穩定穩定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真正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第一責任,牢牢地抓在手中。
(一)當前國內社會穩定面臨的形勢。當前,在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劇烈動蕩、國際政治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在境外政權更迭頻繁、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不斷、恐怖主義事件時有發生的情況下,我國形勢總的是好的,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我國國內既處于“黃金發展期”,又處于“矛盾凸顯期”,不僅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而且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明顯增多。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發展進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無論是規模還是復雜性,都是世所罕見的。”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和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時代背景下,境內因素與境外因素的相互影響、傳統因素與非傳統因素的相互交織、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的相互作用更加明顯,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更加巨大。
(二)就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因素。一是當地黨委、政府對維護穩定工作重視不夠;長期積累的矛盾太多,老百姓積怨太深;二是公安政法部門對刑事犯罪活動打擊不力;對一些黑惡勢力沒有鏟除,群眾沒有安全感;三是群眾的一些合法利益訴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有冤無處申;四是基層組織和少數黨員干部政治意識不強,法律意識談薄,部門黨員干部以權謀私、貪污腐化,嚴重損害了政府形象;五是當地政府長期以來不注重民生民心工程的建設,在群眾中喪失了威信,脫離了群眾。當地群眾對地方政府不信、不滿、不服,從一起刑事案件的定性之爭,發展到一場嚴重的打砸、燒群體性事件。
三、我縣維穩信訪工作的現狀和面臨的形勢
(一)現狀。近年來,全縣各級黨政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維護社會穩定的各項方針政策,積極落實各項工作責任和措施,較好地促進了全縣的社會政治穩定,保障了改革發展的穩步推進。針對全縣信訪較為嚴峻的形勢,縣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分析形勢,研究破解信訪難題,確立了“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健全機制,真抓實干,全力抓好綜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整頓信訪秩序、規范信訪行為的決定,《中共武山縣委、武山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的意見》、《依法維護信訪工作秩序的通告》等。制定實施《信訪工作領導包案責任制》,建立《信訪群體性事件應急機制》和勸返機制,預警機制,扎扎實實的解決了一大批信訪問題,通過職能部門的自辦轉辦、交辦和督查、督辦,大量的信訪問題得以及時解決,及時有效的處理一批較大的群體性事件。逐步實現了信訪形勢的好轉,信訪工程呈現出了良好的態勢。
(二)面臨的形勢。我縣社會穩定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引發的群體性上訪有:一是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不斷增多;二是農村征地、城鎮拆遷、企業改制、復轉軍人安置等自身利益受到影響的群體頻繁串聯、聚集、上訪;三是因婚姻、家庭、土地、水事、債權債務等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大量存在;四是滋生和誘發犯罪因素的大量存在,對社會治安穩定帶來新的挑戰;五是經濟成份、社會組織、利益主體的多元化與管理不適應而衍生的多樣化矛盾;六是因干部作風引發的社會矛盾依然存在,圍繞公平、正義主題的涉法涉訴問題不斷增多;七是宗教、邪教領域出現的新問題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八是突發性、群體性矛盾糾紛易發多發,處置難度增大;九是災后重建引發的矛盾。同時,我們在思想認識、工作機制、處置能力等方面也還存在許多不足,這就迫切需要我們一定要從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認識維護穩定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真正把維護穩定作為第一責任,牢牢抓在手中。(中共武山縣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