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1日,武山召開縣委十二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學習傳達市委五屆十一次、十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全縣“十一五”發展取得的成績,分析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發展機遇,全面謀劃“十二五”期間的發展大計,并對2011年及近期的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由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索鴻賓主持。縣委委員、候補委員,縣紀委委員,不是縣委委員的縣四大組織領導,縣人大、縣政協各工委主任,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直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和雙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共180多人參加會議。

縣委書記張建杰代表縣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報告高度評價了“十一五”期間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認為“十一五”期間,全縣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做強農業產業、壯大工業經濟、激發商貿活力、培育旅游優勢、提升科教水平、推進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擴大內需、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等重大機遇,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5·12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奮力拼搏,真抓實干,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主要奮斗目標,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特色產業優勢明顯,扶持開發力度加大、城鎮經濟快速發展,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城鄉建設有力推進、一體化步伐明顯加快,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公共服務日趨完善,民生問題有效解決、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發展合力得到凝聚,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較好成績。
報告指出,“十二五”時期是武山縣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進一步夯實基礎、提升優勢、重點突破、奮力趕超的重要階段。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市委五屆十一次、十二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搶抓國家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關中一天水經濟區以及省市加快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等歷史機遇,以跨越式科學發展為目標,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落腳點,繼續堅持“做強農業產業,壯大工業經濟,激發商貿活力,培育旅游優勢,提升科教水平,推進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和水力、礦產、旅游、人力資源優勢,全力實施“11253”區域發展戰略,即打造一強縣(中國西部蔬菜產業強縣)、一中心(隴東南區域性物流中心)、兩示范(全國蔬菜標準園創建示范縣、全省新農村建設示范縣),建設五基地(關中一天水經濟區重要的蔬菜外銷基地、全省優質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全省新型建材工業基地、全省旅游工藝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全省品牌勞務輸轉基地),打造三品牌(拉梢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韭菜之鄉、西北最佳溫泉湯浴康體目的地),努力建設富裕武山、生態武山、和諧武山、魅力武山。
報告強調,要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提升“三農”工作水平。要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不斷壯大縣域工業經濟。要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全力激發商貿旅游活力。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奮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要加強區域合作交流,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要竭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構建和諧社會。要堅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不懈地爭取項目,堅持不懈地改進作風,堅持不懈地抓好督查,堅持不懈地凝聚合力,全面落實“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強力推進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會上,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索鴻賓就貫徹好中央和省、市、縣一系列會議及縣委張書記講話精神,推動“十二五”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抓好明年及近期工作強調,要準確把握發展形勢,堅定信心,趨利避害,扎實工作,切實增強武山跨越式科學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要積極實施區域發展戰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不斷夯實三農工作基礎,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壯大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健全城鄉服務體系、推動商貿旅游快速發展,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統籌發展社會事業、不斷增強公共服務能力,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奮力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要緊緊圍繞“十二五”發展思路和重點,抓好農業和農村、工業經濟、商貿旅游、城鄉基礎建設、項目和招商引資、財稅金融、社會事業、和諧社會建設等八個方面的工作,力爭2011年各項工作實現良好開局。要以群眾生活安排和維穩為重點,精心謀劃明年各項工作,妥善安排群眾物質文化生活,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積極抓好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切實做好當前各項工作,努力開創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會上,縣委副書記馬越垠作了《中共武山縣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審議稿)》的起草說明,還審議通過了《中共武山縣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武山縣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決議》。

縣委副書記馬越垠作《十二五年規劃(審議稿)》的起草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