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武山縣按照“川區抓蔬菜,山區抓洋芋,集中抓養殖,普遍抓勞務”的農業發展思路和“六大工程促進農民增收”的總體要求,加快蔬菜、洋芋、養殖、優質豆類、旱作農業等“十大”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不斷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一是把蔬菜作為戰略性主導產業來培育,堅持“抓點、擴面、提質、增效”,全縣蔬菜總面積達到30萬畝,總產量73萬噸,產值6.8億元,蔬菜種植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
二是積極推廣標準化和特色養殖,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4個、規模養殖場9個、養殖專業村3個、青貯池2.1萬立方米,新發展規模養殖戶52戶,全縣各類畜禽飼養總量達到218.4萬頭(只),肉、蛋、奶、鮮魚總產量分別達到23022噸、4460噸、860噸和280噸。新建優質果園2.5萬畝,改造老果園3000畝。種植優質馬鈴薯26.2萬畝,建成馬鈴薯良繁基地2.6萬畝,推廣脫毒種薯23萬畝。種植優質豆類3萬畝、中藥村2萬畝。

三是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建成了金隴公司脫水蔬菜真空凍干生產線、綠源公司豆類色選自動化生產線和鑫源沙棘廠,投資580萬元的興武萬頭良種仔豬繁育場和投資800萬元的通濟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已建成投產。目前,全縣龍頭企業達到59個,其中省級2個,市級7個,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2.1億元,帶動農戶9.6萬多戶。
四是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配備了專職人員和檢測設備,加強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治理工作,加大監督檢查和宣傳教育活動,確保了全縣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是新發展專業合作社15個,綜合服務社4個,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89個,注冊資金15377萬元,帶動農戶8900多戶。
六是新增勞務基地18個,新建勞務示范村8個,完成職業技能鑒定532人,開展各類培訓4.1萬人次,輸轉務工人員9.4萬人次,創收8.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