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村聯戶關鍵要連著老百姓的心
張建杰深入聯系點馬力鎮苗豐村開展聯村聯戶行動紀實

(在村委會和鄉、村干部座談)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省委作出的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形勢,順應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立足推動轉型跨越新實踐,著眼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新要求的一項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決策,是一次解放思想、轉變作風、鍛煉干部的創新之舉,是一項固本強基、促進發展、造福群眾的務實之策。隨著省委、市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會的相繼召開,隨著省、市領導干部進村入戶開展調研,隨著2月26日武山縣委對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全面動員部署,這項黨的惠民利民之策,如同和煦溫暖的春風,吹遍了武山大地,吹進了農家小院,讓這片土地上到處呈現一派“抓幫扶、惠民生、謀發展”的喜人景象。
2月26日上午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召開之后,當天下午,縣委書記張建杰率先垂范,立即帶頭深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聯系點馬力鎮苗豐村,在村頭巷尾,在田間地頭,在農戶家中,實地察訪村情民意,并和村民一起為盡快走上致富路找思路、想辦法、出點子。

找出貧困的癥結,對癥下藥,讓我們一起努力,盡快走上致富路。
張建杰來到村委會,和村兩委“班子”一起親切座談交流,在輕松的氣氛中,在認真細致的詢問與對答中,描繪著苗豐村未來的發展藍圖。“村里有多少人?多少地?人均耕地有多少?主要種什么?”張建杰對該村的基本情況、農業結構、主要產業、發展情況作了詳細了解。“全村有多少貧困戶?導致貧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最迫切需要幫助解決的困難是什么?”張建杰針對該村貧困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詢問。“作為村干部,你們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想法是什么?村民更希望搞養殖還是搞種植?怎么樣才能更快的走上致富路?”張建杰認真了解村班子帶領全村發展的想法和思路。
一番問答之后,張建杰語重心長的說:“要實現小康,就要先致富,要實現致富,就要先脫貧,如何走好脫貧、致富、奔小康這三步?最關鍵的就是要脫貧。如何脫貧?這就需要我們結合貧困人口的實際情況,找出貧困的主要原因和癥結,區別對待,分類施策,對癥下藥,該救助的救助,該扶持的扶持,今后,我將和你們一起努力,緊緊抓住‘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好機遇,認真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解決好影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突出問題,在不斷加強幫扶的同時,引導村民學習知識、掌握技術,支持村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優勢主導產業,盡心竭力為村民解難題、辦實事、謀發展。”

聯村聯戶,最主要的是要連著老百姓的心。
從村委會出來,張建杰又匆匆來到了他自己聯系的貧困戶崔新生家。圍著崔新生的小火爐,張建杰和崔新生拉起了家常。“家里幾口人?地里主要種什么?在外打工沒有?家庭收入主要靠什么?”當了解到崔新生家經濟來源主要靠蔬菜種植時,張建杰接著問:“你有幾個塑料大棚?都種什么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家里最需要解決的困難是什么?”崔新生高興的說:“前幾天我在村委會收看了省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實況,沒有想到這項好政策這么快就來到了我們村子,來到了我們農民家,您進村入戶解決我們老百姓的困難來了,我感到非常高興,領導的心真的連著咱老百姓的心!”

(在聯系戶崔新生家)
張建杰對崔新生說:“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在生產生活上的困難我會想一切辦法幫助你解決,同時,你要多了解政策法規,學習科學知識,掌握致富技能,力爭盡快走上致富路。”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一陣陣風冷颼颼的迎面刮來,張建杰風塵仆仆的身影西家門出,東家門進,村民的笑臉、問候和熱情,他匆匆忙忙的奔走,似乎絲毫感覺不到一點點寒意。

(在聯系戶王虎來家)
走進王虎來家,映入眼簾的是院子里停放的一輛嶄新的農用三輪車,和院子四周掛著的一串串金燦燦的玉米棒子,一對身體壯實的中年夫婦笑著迎了出來,讓人感覺到了這戶人家充滿發展生機的濃厚氣息。圍著王虎來家的小火爐,張建杰和王虎來夫婦拉起家常,詢問了解了家庭狀況、經濟收入和生產生活難題等方面的情況。當了解到王虎來目前種著兩個蔬菜大棚,還打算通過流轉土地再增添兩個蔬菜大棚時,張建杰很高興,夸贊王虎來的想法好,承諾一定給他政策、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并鼓勵王虎來鼓足信心,抓住機遇,克服困難,盡快致富。
張建杰來到柴轉成家,詢問了解了家里基本情況。在得知柴轉成家里有五口人,老人常年有病,女兒和兒子都在蘭州上大學,正處于困境后,張建杰說:“按照省、市、縣委的要求,我們積極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幫扶行動,你是我對口的聯系幫扶戶,以后我們就成一家人了,我會和你一道共同為你們家擺脫困境想辦法、找出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想一切辦法讓你盡快渡過難關。” 同時強調:“要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扎實深入的開展好,全縣各級干部不僅要下到基層,聯系群眾,最重要的是要帶著責任和感情,辦難事、辦實事、辦好事,和群眾的心真正連到一起,以實際行動貫徹好省、市、縣委的安排部署。”

( 在聯系戶柴轉成的蔬菜大棚里)
希望在田野上,我們要抓住農業產業不放手。
苗豐村是一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里既有山地,又有川水地,發展壯大農業產業的基礎條件較好。張建杰深入田間地頭,實地察看了解了蔬菜產業發展情況。張建杰說“我們武山是個農業縣,群眾要走致富路,主要還得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業產業。特別苗豐村,要按照縣上打造中國西部蔬菜強縣的目標要求,堅持把蔬菜作為全村的主導產業來培育,搶抓‘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大好機遇,通過省、市、縣各級干部的幫扶,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建設集中連片的蔬菜園區,努力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打造蔬菜產業發展專業村,切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盡快讓群眾走上致富路、小康路。
傍晚時分,張建杰即將踏上歸程,苗豐村的路口,村民們揮手送別,張建杰向大家說:“我還會來,我會常來,我要和你們一道努力,謀發展,搞建設……”

(在聯系戶柴轉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