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紛紛進村入戶為民辦實事
甘當聯村聯戶先鋒 爭做為民富民表率
按照省、市、縣委的安排部署,武山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紛紛進村入戶為民辦實事,甘當聯村聯戶的先鋒,爭做為民富民的表率,開創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良好局面。
一是統一思想,在凝心聚力上甘當先鋒,爭做表率。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部署,各單位專門成立了協調推進領導機構,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召開了干部動員大會,對本單位落實“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進行了具體的安排。各級領導帶頭學習省、市委關于開展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各類文件和主要領導的講話精神,引導干部群眾充分認識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重大意義,提高思想認識,掌握工作原則和方法,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上來,為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和思想保障。沿安鄉通過制作宣傳牌、書寫固定標語、懸掛橫幅,加大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宣傳力度。鴛鴦鎮在丁門村召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群眾代表大會,鎮黨委書記楊新愛和鎮長黨霖給群眾宣傳講解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重要意義、主要任務和工作措施,俯下身子聽民意,理思路。
二是率先垂范,在幫扶行動上甘當先鋒,爭做表率。縣四大組織全體縣級干部、646名科級干部充分發揮領導干部思想認識好、政治覺悟高的優勢,率先垂范,帶頭深入調研,與村民一起制定幫扶措施。各單位主要領導親自帶隊,組織廣大干部進村入戶開展走訪調研,從聯系村的基本情況、基礎設施狀況、發展狀況、生產生活條件、教育和衛生公共事業情況等內容進行調研摸底。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座談,分析制約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共同尋找發展路子。深入農家院落、田間地頭,從貧困戶的住房條件、生產條件、受扶持情況、農戶需求等4大項40多個小項內容等方面進行民意調查,了解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與貧困戶座談了解他們的真實愿望和訴求,吃透、摸準具體情況,認真填寫了《貧困戶調查表》,幫助聯系戶出點子、學技術、選項目,找準適合自身發展的好路子。
三是聯戶聯心,在解決問題上甘當先鋒,爭做表率。全縣2755名干部深入貧困村貧困戶,真正撲下身子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一些事關農業、農村、農民的具體問題。他們走進農村、走進農戶、走進地頭,干農活、聽民意、知冷暖,幫助聯系戶解決實際問題,樹立發展的信心。幫助村上和農戶積極聯系扶貧開發項目、推廣實用技術、扶持主導產業,解決飲水、道路、飲水、用電、上學、看病等生產生活方面存在的突出難題,取得了初步實效。縣司法局到洛門鎮西坪村走訪調研,了解到村民自發籌資擴建村內道路,資金缺口大的問題后,從緊張的辦公經費中擠出了1萬元,幫助該村解決燃眉之急。在城關、洛門、山丹、灘歌、馬力等鄉鎮開展幫扶的干部拿起了生產工具,下田間、進大棚,詳細察看蔬菜長勢,精心給村民培訓農業生產技術,與群眾一起抓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局針對所聯系的王門村種植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不高的情況,與村民們分析制定了蔬菜種植規劃,篩選了適宜種植的蔬菜品種,農技站對土壤進行了化驗,提供配方施肥方案,為下一步調整種植結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是沉下身子,在知暖貼心上甘當先鋒,爭做表率。廣大干部嚴格遵守縣上提出的 “三走進、三下沉、三主動”,做到“五必到、五必訪、十不準”的要求,知群眾冷暖,解群眾危難。縣司法局局長李煒與入村看望聯系戶,了解到聯系戶鄧書文因病致貧的情況后,當場拿出了自己的500元現金,囑托鄧書文好好看病,早日康復,早日擺脫貧困。縣環保局干部在調研走訪過程中,對一些經濟困難的聯系戶送上了慰問品。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各級干部帶著被褥,住進農民家,在炕頭辦公,與群眾面對面地交流,同百姓心貼心地探討,共話生活狀況,共謀發展大計。各幫扶單位還通過印發《宣傳手冊》、《致廣大干部群眾的一封信》和“民情連心卡”等方式,向群眾開展以“八送”( 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科技、送項目、送信息、送健康、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春風行動”,不斷提高群眾科技文化素質,增強創業致富能力,增強農戶自身“造血”功能。縣民政局在摸底的基礎上建立了幫扶對象檔案,為幫扶工作打好基礎。縣編辦為聯系戶提供了危房改造政策、名醫醫療信息等內容。縣農業局為聯系村提供了優質蘋果苗,聘請技術員開展栽植技術培訓,經管站指導農民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建果園,提高土地收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