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山縣龍臺鄉,無論是盛夏酷暑,還是寒冬臘月,人們時常會看到一位老實憨厚的鄉鎮干部,他東家出,西家入,為鄉親們調處糾紛,排憂解難。關飛只不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層司法所長,緣何龍臺的鄉村百姓對他是那么的熱情和厚愛呢?因為他是一個為民做事情的好所長,一個優秀的基層法律工作者,他是一條鐵骨心軟的漢子!
老君山下蒼松勁 鐵骨柔情鑄忠誠
----記武山縣司法局干部關飛
甘肅新農村報 記者 武文宣 武山報道
1982年11月出生的關飛是武山縣灘歌鎮關家莊人。2003年,從河西學院畢業后成了灘歌鎮的一名普通干部,他被領導安排黑池殿駐村。因為有抽調到武山縣公安局戶政股工作的經歷和自己鉆研法律的勁頭,于是他便與司法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自2007年12月開始,他在武山縣司法局龍臺司法所一干就是5年。而今,他在武山縣城關司法所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他是一個為民做事的好所長
在5年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中,他的足跡踏遍了武山縣龍臺鄉的山山水水、家家戶戶,把國家的法律,黨的政策和自己對人民的一片真情送到群眾的心中。他任勞任怨,淡泊名利,勇于吃苦,憑著對黨的事業的無比忠誠,憑著對法律服務工作的執著和熱愛,憑著對轄區13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1萬3千多老百姓的滿腔熱情,他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盡職盡責服務一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龍臺鄉地處武山縣南部,各種土地糾紛,邊界糾紛,債務糾紛,家庭糾紛時有發生,當地又沒有公安派處所,如不及時調處,就會導致治安刑事案件,影響當地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作為一名人民調解員,關飛每天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民事糾紛,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那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可關飛知道: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好,都有可能激化成大事,影響社會穩定。為民解憂無小事啊。于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總是會拿出百分百的心思,從接待受理到調查案情再到深入調解,全程都是一絲不茍。
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關飛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始終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為己任,熱心法律服務工作,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調解糾紛,貴在及時。2008年3月18日,龍臺鄉龍山村馬家山組村民馬某與同村幾個年輕人喝完酒之后,闖入其鄰居李某家中,將熟睡中的李某用放在坑頭的鞋底打傷,導致李某頭暈眼青,事發后李某家人及時將李某送到縣醫院治療,馬某也被村里人強行拉回其家中。第二天,聞迅趕來的李某親戚揚言絕不放過馬某,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知情后的村干部深感事態的嚴重性,及時向司法所做了匯報。接報后正在鄰村下鄉的關飛及時趕到事發現場,在第一時間制止了李某家人伺機報復馬某的行為,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對兩家當事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終,馬某主動承擔了李某的醫藥費,并及時向李某家人道歉,使兩家化解了矛盾,和好如初。
在幾年的調解生涯中,關飛深深的體會到司法干警擔負著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的神圣使命;鶎诱{解工作雖苦,卻能化解千家事,溫暖萬人心,換來社會的和諧穩定。在工作中關飛始終堅持以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為中心,把人民群眾滿意做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其獨特的調解方式和對群眾和藹的工作態度,使一件件煩雜棘手的糾紛得以化解。
5年來,關飛共參與非訴訟代理50多件,解答法律咨詢4000多人次,代寫各類法律事務文書60多份。通過關飛的努力,為全鄉營造出了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氛圍,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年來,關飛共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69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其中調解重大疑難糾紛30余起,制止群眾性械斗20余次,使問題和矛盾得到及時解決,把絕大多數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維護和促進了轄區的社會穩定,受到龍臺鄉黨委、政府及上級司法行政機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2010年,龍臺司法所被天水市評為“規范化司法所”。
他是一個優秀的法律工作者
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是法律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基層工作了8年中,關飛深深地體會到:一些群眾不學法、不懂法導致法律意識淡薄是造成民間矛盾糾紛的根源,而最得力的措施就是通過深入持久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普及法律知識,讓人民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關飛利用農閑普法宣傳到戶,利用各村廣播、板報、標語等進行法制宣傳和普法教育。并印發了大量的宣傳單,廣為發放。同時群眾能及時把自己遇到的法律問題向關飛提出,并能得到滿意的答復。
為了使法律知識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關飛在不同時期宣傳相應的法律知識服務于當前政府的中心工作。如防火期全力宣傳《森林法》、《森林防火知識》、《消防法》。在搞計劃生育時期,又宣傳了《計劃生育法》,村委會換屆選舉期間宣傳《村委會組織法》等。 關飛在各村普法活動中以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合同法》、《繼承法》為重點,群眾通過學法覺悟提高了,并能夠依靠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針對全鄉勞務輸出人員較多的現狀,2009年5月,關飛協同縣勞務辦公室負責人,赴蘭州東部市場勞務基地,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邀請西北師大教授舉辦了龍臺鄉在蘭農民工勞務及法律知識培訓班,引導勞務人員自覺樹立遵紀守法觀念,依法開展生產經營,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履行應盡義務,收到了良好社會效果。針對2008年龍臺鄉發生的兩起進京上訪案件,他協助當事人依法維權,同時做深入細致的法律宣傳及思想工作,使當事人理解了政策,達到了息訴罷訪的目的。
龍臺鄉地處邊遠山區,交通條件相對落后,農用車載人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一現狀,關飛上路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上門入戶與車主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保障了人民生活財產安全,使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率大幅下降。
關飛作為龍臺中心小學的法制副校長,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學大綱,為切實做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和糾正“重打擊、輕預防”的現象,堅持開展“送法進校園”、“青春自護”活動,對在校學生進行法制教育。2007年以來,關飛共開展針對在校學生的法制教育講座15場次,近2000名師生開展了法制教育活動,使廣大師生受到了生動的法律法規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7年以來,共開展“送法下鄉”和“法律進農村”活動50余場次,散發資料1500余份,接受群眾法律咨詢600余人次,參與活動的農民群眾達8000余人。共舉辦普法骨干培訓班20余期,參訓人員250人次。設置了法制園地,對群眾進行普法宣傳教育。
由于措施有力,方法得當,工作細致,五年的普法工作,使全鄉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教育,受教育面達95%以上。關飛被評為全縣“五五”普法先進個人。
作為一名基層司法所長,每天會面對很多鬧了矛盾的老百姓,還有各類刑釋解教人員。他總是有個好耐心,一杯清茶,一個微笑,真誠待人,熱心接待,傾聽群眾心聲,體會百姓疾苦,從不厭倦,從不怠慢。
他是一條鐵骨心軟的漢子
這些年里,他為了社會穩定,為了一方平安,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也不知挨了多少"罵",可卻在老百姓心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用群眾話說,"他是一條鐵骨心軟的漢子""。
2010年6月,關飛參與調處了董莊村一起因觸電傷亡引發的糾紛。董莊村村民楊召成以每天30元的價錢雇傭了本村村民王友娃的兒子王富保為自己修房子,可由于王富保操作不當,在修房子時不小心觸了高壓線而身亡。事情發生后,王富保的家人不愿意,跑到楊召成家大吵大鬧,尤其是死者的父親,更是不依不撓,誓與楊召成拼命。關飛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深入現場,對死者家屬進行了安慰,并協助派出所對王富保死亡情況開展了認真的調查。死者家屬及親屬認為,為楊召成修房子是造成王富保死亡的主要原因,楊召成應負主要責任。楊召成認為,觸電傷亡是王富保自身操作不當的事情,不是自己責任。雙方都爭執不休,死者親屬情緒相當激動,如果不及時處理和化解這起糾紛,將會發生抬尸鬧事事件,后果將不可估量。為了及時處理和化解死者親屬情緒,關飛做了大量細致的思想工作,對死者親屬反復宣傳教育,認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既要維護死者親屬提出的合理要求,又要維護當地的社會治安和諧穩定,保證不發生群體性事件,還要把楊召成的意見轉達給死者親屬。為處理好這起事故,尋求切合點,關飛自始至終參與同死者親屬及代表進行了三次座談,經他的多次努力,最終達成了賠償死者家屬7萬元的一致意見,至此,王富保觸電死亡事件得到了圓滿處理和解決。
確實維護百姓的利益是每名司法干警應盡的義務,對一些有困難的群眾,關飛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的手中。山羊坪村村民李金保一家四口人,其女兒外出打工幾年未歸家,李金保夫婦思女心切,走上了漫漫的尋女道路,為了尋女李金保夫婦花費了多年辛苦的積蓄,但在08年得知女兒已被一外地青年殺害,得知此消息后,李金保夫婦萬念俱灰,心生輕生之念,關飛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心中油然升起一種同情,多次主動去李金保家談心,開導,為他們家墊交了200元的養老保險金,為李金保的兒子送去了學習用品,并協調駐村干部為李金保落實了“三無人員資金”,救濟面粉兩袋,使李金保夫婦感動的熱淚盈眶,重新樹立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5年來,關飛時時處處嚴于律已,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關飛奉獻的是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收獲的是黨委政府的信任和人民群眾的贊譽,為龍臺社會的和諧平安,經濟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2008年3月,關飛所在的龍臺司法所被司法部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抗震救災工作先進集體”; 2009年3月,被縣司法局評為全縣“司法行政系統目標管理三等獎”; 2009年1月,龍臺鄉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評為“天水市平安鄉鎮”; 2010年3月,龍臺鄉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平安建設先進鄉鎮”;在2010年,關飛所在司法所被天水市司法局評為“市級規范化司法所”; 2011年3月,司法所被縣司法局評為“2010年度全縣司法行政目標管理二等獎”;同時,他本人也被縣司法局評為“全縣司法行政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12月,龍臺司法所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五五普法先進集體”,同時,他本人也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五五普法先進個人”;2012年2月,關飛被市司法局評為“人民調解能手”的光榮稱號;2012年3月,司法所再次被縣司法局評為“2011年度全縣司法行政目標管理二等獎”;同時,他本人也被縣司法局評為“全縣司法行政工作先進個人”;所有這些榮譽的取得都與關飛的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
關飛深深地知道,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時刻以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作為一名司法干警,心里就要時時裝著轄區百姓;作為一名所長,就要處處起到表率作用。
發稿前夕,本報記者前往武山縣龍臺鄉采訪,意外得知關飛已經調到城關鎮了。電話采訪中,關飛告訴記者,他才上班不到一周,結合全縣正在開展的法制教育月活動,龍臺學區的領導再次邀請他做法制講座,他順便去看看以前調解過的一對鬧離婚的夫妻。
關飛,一名基層司法所長、一人所的司法所所長,他的工作忙碌而充實,他的工作經驗和腳踏實地告訴我們:有為才有位,正因為有許多像他一樣扎根基層、情系法治的司法人,我們社會的長治久安才會更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