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路上黨旗紅
——武山縣交通運輸局黨委搶險救災側記
在7月24日至25日強降雨中,武山縣16條干線公路嚴重損毀,其中10條主要干線公路交通中斷,導致沿安、楊河、四門、溫泉、龍臺5個南部鄉鎮成為“孤島”,給全縣搶險救災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為及時連接打通救援“生命線”,武山縣交通運輸局舉全局之力投入抗洪搶險,局黨委和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率先垂范,按照“分段推進、重點突破、先通后暢”的搶通原則,將全局搶險組分成5個小組在全縣主要公路和路段共同推進。用沖鋒在前、勇于奉獻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幅幅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交通人”動人篇章。

時間就是生命 用最短時間打通生命線
“時間就是生命,公路是連接災區的生命線,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用最短的時間搶通每條中斷道路……”局黨委書記、局長王維君正在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搶險救災工作。此時是25日凌晨2時23分。
災情發生后,交通運輸局黨委高度重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投入抗洪救災。局黨委立即召開緊急會議,以“第一時間啟動預案、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搶通道路、第一時間為救援提供交通保障”為要求,安排部署搶險救災工作。
25日早上6時,天剛蒙蒙亮,交通運輸局樓下人頭攢動、車輛整齊排列,隨著一聲“出發——”5個搶險小組帶著對組織的忠誠、對工作的負責、對災區群眾殷切的希望——上路,奔赴受災現場。

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就是一根標桿
在搶險救災中,武山縣交通運輸局黨員干部積極發揮帶頭作用,帶領干部職工明職責、爭優秀、比貢獻,危難當頭站出來,關鍵時刻豁出去,哪里危險去哪里、哪里需要在哪里,不畏艱險、頑強奮戰,真正成為沖不垮的堡壘、壓不倒的旗幟,飄揚在每個山崗,每條路段。
雖然隨時處于山體滑坡、泥石流襲擊的險境,但他們不顧個人安危,依然堅持徒步幾十公里從山上繞道前往侯白公路內部查看險情;雖然幾天幾夜沒有好好休息、吃好一頓像樣飯菜,但他們依然扯著嘶啞的嗓子指揮打通最艱險的一個個路段;雖然沒有額外加薪報酬,但他們不畏艱險、不怕苦累,第一時間沖在搶險最前沿,打通被無情暴雨沖毀的一條條生命線……

日夜奮戰保暢通 不辭勞累送溫情
連日來,交通運輸局黨員干部吃在路上、住在路上,在洛禮公路項目辦、武山公路段,以及駐武部隊、武警、消防官兵大力配合下,經過幾天幾夜的奮戰, 25日上午10點城咀公路搶通,中午1點龍榆公路搶通,下午4點李榆公路搶通;26日上午9點觀溫公路搶通,中午12點四馬公路搶通,下午5點溫草公路搶通;27日中午1點洛禮公路洛門至侯堡斷搶通,下午2點楊岷公路搶通,下午3點城沿公路搶通。29日晚8時省道208線四門鎮侯堡村便道搶通,洛禮公路武山段全線搶通;30日晚上10點,316國道洛門南河大橋便道通車。聽著一個個公路搶通的消息,人們的心里多了一份慰藉,災區群眾多了一份希望。望著一輛輛滿載物資的救援車輛從剛剛搶通的公路上擦肩而過時,一個個“交通戰士”臉上堆滿了欣慰的笑容,眼眶積滿了溫情的淚水。
截止7月30日晚10點,除侯白公路仍在搶修外,縣內其它主要干線公路已全部搶通。這些干線道路的搶通為處于交通中斷的沿安鄉、楊河鄉、溫泉鄉、龍臺鄉、四門鎮等“孤島”鄉鎮搶險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

關鍵時刻顯精神 譜寫交通新篇章
近年來,武山縣交通運輸局黨委積極發揮黨組織模范作用,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嚴格要求全局黨員干部職工,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極強的號召力、凝聚力,形成了關鍵時刻強大的合力,匯聚成了一支鐵流涌動的戰斗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7.22地震、7.25暴雨等自然災害,武山縣交通運輸局黨員干部臨危不亂、眾志成城,在局黨委正確領導下,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嚴格落實搶險應急預案,超前謀劃、科學論斷,取得了搶險救災全面勝利。在危急關頭,在抗災前沿,黨員干部一個個沖鋒在前,執法人員一個個奮不顧身,譜寫了一曲關鍵時刻凸顯關鍵作用的交通新篇章。(通訊員 柴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