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峰中書寫大愛
—— 武山縣楊河鄉人大主席李育斌搶險救災側記

7·25持續強降雨暴洪災害致使楊河鄉境內多處山洪暴發、山體滑坡、道路塌方,部分房屋、道路、農作物等嚴重受損,水電、道路、通信中斷……一時間,楊河鄉陷入了困境。
災情,是對廣大群眾的磨練,更是對全體黨員干部的考驗。“沒啥,我要和大伙在一起,大伙需要我。”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道出了李育斌的心聲。災難面前,每一個黨員都是一個標桿、一面旗幟,暴雨洪峰中,李育斌以心系群眾安危的實際行動和零傷亡的成績,完美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優秀品質,書寫了一個基層工作者的人間大愛。
及時預警 疏散群眾一個不落
“多虧了李主席啊,要不是他強行背我轉移,只怕這會兒我就埋在洪泥中了。”看著遭受暴雨洪災肆掠后受到重創的村子,安全轉移的楊樓村大麻地組村民王含代心有余悸地說。
李育斌是楊河鄉人大主席,楊河片片長。今年雨水多,地處南部山區的楊河鄉降水已近飽和,再遇強降雨,防汛面臨嚴峻形勢。進入汛期以來,李育斌十分重視防汛工作。
7月24日晚連續降雨,盡管每個村子已經挨個打了電話,再三地囑咐過了,可李育斌心里還是不踏實。雨一直在下,全片群眾的安危緊揪著他的心。
雨勢越來越大,他越來越不放心。不顧夜深雨大,他立即冒雨趕赴楊河片各村召開廣播會,一再強調村、組干部對險段險點實施24小時監測,并立即組織滑坡隱患點住戶安全轉移。有群眾對干部動員撤離不理解,不愿意離開。李育斌知道情況過后,親自上門,苦口婆心勸他們撤離,由于情況緊急,有個別一時動員不通、不愿撤離的群眾,他果斷采取措施,強制撤離……
18時,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急疏散轉移,楊河片5個村子沿河、靠山、靠屲險段險點的村民全部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群眾疏散不久,山洪傾瀉而下,瞬間便占據了河床、漫過河堤、沖向田地。轉眼間,災難就在眼前發生了。看著所有村民得到安全轉移,一個也不落,李育斌松了一口氣,眼里噙滿淚花。

堅守前沿 六天七夜連續奮戰
“我在這兒住了60多年了,還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猛的山洪。”楊樓村60歲的王老大爺說起山洪仍心有余悸。
25日凌晨5時,李育斌不顧與洪水抗戰一夜的疲勞,冒著泥石流和山體崩塌的危險,踩著爛泥,一步一滑徒步進入受災嚴重的楊樓村大麻地組,迅速組織群眾開展搶險救災。
面對已面目全非的大麻地,這位7尺漢子再也忍不住,鼻子一酸,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李育斌走遍全村每個角落,第一時間排查災情險情,詳細了解記錄所有受災情況,向鄉黨委做全面匯報。
“房屋沖毀了可以重建,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黨和政府與大家在一起,我們一起共度難關。”面對不知所措的群眾,他情難自抑,雖然聲音有點哽咽,但他的話擲地有聲。
危難關頭,一面鮮艷的黨旗從暴風雨中堅強挺立,群眾心里暖了很多。
在以后的幾天內,他晝夜堅守在大麻地,組織黨員干部、帶領群眾疏通河道、加固河堤、搶修道路、清理淤泥,與洶涌的洪魔展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斗。
為防止轉移人員回流,他與村干部每晚半夜起來挨家挨戶巡查,清點人數,安撫群眾。
渾身滿是泥水,眼里布滿血絲,手上磨破了好幾處、鞋脫圈了……他卻渾然不顧。

勇于擔當 災難中豎起堅強旗幟
“李主席,回去休息一下吧,你太累了!”他的辛苦努力,干部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沒啥,我要和大伙在一起,大伙需要我。”他總是這樣說。
洪災來勢兇猛,楊樓村大麻地組災情最重。搶險救災、安置受災群眾任務繁重。
作為一名黨的干部,李育斌選擇了擔當與奉獻。他和村干部一道,想方設法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到受災村群眾中噓寒問暖,積極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組織黨員干部全力配合各部門搶險救援隊伍搶修道路、電力、通訊設備;及時協調發放救援物資,組織群眾進行災后自救及恢復生產。同時,主動跟進衛生防疫,確保災后無疫病,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經過連續奮戰,在縣、鄉所有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楊樓村通村公路被搶通,電力、通訊全線恢復,所有險情全部排除,受災群眾有地方住,有飯吃,有衣穿,人心穩定,所有工作有序推進。
連續6天7夜,他始終堅守在搶險救災第一線,奪取了抗洪搶險的階段性勝利。
幾天來,他只給家里打了一個報平安的電話,簡單問候了偏癱在床的78歲老父,給妻子交代了一些家務,便掛了電話。還有很多工作等著他去做,李育斌拭去眼角的淚水,埋頭又投入到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