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夾雜著泥石流、近1米多高的洪峰將通村公路全部沖毀,岸溝自然村山體滑坡,一戶群眾房屋倒塌,316戶1427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受7•22岷縣漳縣6.6級地震影響,部分群眾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7月24—25日,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的特大暴洪災害更使位于鄉政府南部7公里處的龍臺鄉青山村雪上加霜,通往外界的道路中斷,河堤、電力、房屋、農田大面積損壞,山大溝深、生活環境本來就十分嚴酷的青山村成為了“孤島”。
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由縣政協主席頡衛星,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茍鐘靈帶領相關單位負責人及工程技術人員趕赴青山災區一線指導開展搶險救災。龍臺鄉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由黨委書記親自帶隊立即趕赴青山。青山村迅速啟動了防汛應急預案,立即召集搶險應急分隊成員,奔赴各自然村發出暴雨預警信號,通知群眾做好防汛應對工作和撤離準備。

青山村文書楊福明向記者介紹說:“半夜12點多的時候,雨越下越大,我覺得不能再等了,立即通過廣播發出預警信號,通知全村群眾做好應對災情和撤離的準備,不到十分鐘,我們鄰居楊根科家的房屋就倒塌了……”
“楊根科家全家七口人,有五口人都在外地打工,還有個兒子在另外一個自然村居住,家里只有一個老人。第二天,老人還專門上門感謝,說要不是楊福明廣播通知及時,自己就被埋在里邊了。”駐村干部關軍杰告訴記者。
在這次暴洪災害中,青山村岸溝自然村的受災尤為嚴重:山體滑坡,裂開近1米寬的大口子,1戶群眾房屋倒塌,10戶群眾房屋直接受到威脅,村里全是泥漿,所有道路被毀。

及時的預警措施是青山村在重大暴洪災害面前避免人員傷亡的重要保證。龍臺鄉黨委書記盧芳向記者介紹說:“7.22地震發生后,我們鄉就立即成立了搶險救災領導小組,下設調查摸底、救災救濟、預防宣傳、應急維穩、綜合協調后勤保障等五個職能小組,并要求各組人員迅速到位,吃住在村,做好抗災救災應急保障工作,7月24日下午4點,我們向各村發布了暴雨紅色預警信號,要求各駐村干部通知村干部做好防汛應對工作。災情發生后,我們立即啟動了防汛救災應急預案,把全鄉所有的干部都投入到搶險救災工作,連續三個晝夜沒有休息……”
災情發生后,青山村黨支部安排各組組長帶領應急分隊成員迅速排摸災情及隱患點,迅速撤離受威脅群眾,緊急避險6戶21人,緊急轉移32戶192人,通過人背肩扛等方式調運帳篷33頂、面粉32袋、大米20袋、蔬菜200斤、大肉50斤,轉移安置避險農戶38戶213人,解決了受災群眾的后顧之憂。
當危險地段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后,村黨支部立即組織黨員群眾開展抗災自救。鄉政府緊急調動大型挖機、鏟車各一臺,迅速搶修道路,疏通河道。村黨支部組織全村所有黨員干部和青壯年,與鄉鎮干部組成的抗洪搶險突擊隊、駐武部隊官兵、消防官兵、縣環保局搶險救災突擊隊員和“雙聯”單位縣公路段組織的突擊隊員一道,展開了與洪魔的抗爭......通過縣、鄉、村、組、戶五級聯動,連續兩天的全力奮戰,救援通道—溝門至青山段6000米長的通村公路于26日下午5時被打通。
洪災無情人間有愛。雖然7•25暴洪災害造成青山村293戶1423人受災,1間房屋倒塌、5間損毀,60戶78間房屋受到威脅,1100畝農作物受損、520畝耕地被毀,水毀道路6000多米、橋涵2座,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但在龍臺鄉黨委政府的精心組織和青山村黨支部一班人及各級單位、組織的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下,在重大災情面前沒有出現一例人員傷亡。
重大災情面前,龍臺鄉黨委政府與青山村黨支部一班人,心系群眾、恪盡職守、不辱使命,以大無畏的精神譜寫了一曲凝心聚力、共抗洪魔的戰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