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謀劃重實效 為民富民促發展
——省委第四巡視組雙聯行動側記

“這兩年變化很大,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自來水管接到了院子里,新的村委會和廣場也建起來了,連養羊養牛種樹都有了人指導……雙聯行動對我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大好事大實事。”蘭溝村的村民如是說。
作為蘭溝村雙聯行動幫扶單位,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省委第四巡視組始終把為老百姓謀幸福作為開展幫扶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抓手,帶著感情訪民情,撲下身子辦實事,真心實意解民憂,扎扎實實幫民富,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真正為基層、為群眾解了難題、辦了實事,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立足實際,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蘭溝村位于武山縣樺林鄉北部,渭水河畔,隴海鐵路、316國道和天定高速公路依村而過,全村有農戶282戶,2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44人,全村耕地面積2073畝。長年干旱少雨,自然條件較差,農業基礎薄弱,屬于典型的貧困村。
雙聯行動開展以來,省委第四巡視組組長、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文斌帶領巡視組相關人員,多次深入蘭溝村各村組及農戶家中,通過實地走訪,探訪民情,詳細了解蘭溝村基本發展狀況,掌握群眾所需、所愿,摸清村民增收致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全面做到與基層任務對接、思路對接、工作對接。同時,圍繞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與鄉、村兩級干部和群眾代表一起深入探討,為全村發展想辦法、出點子、作規劃,并邀請省養殖、種植業專家,實地考察蘭溝村自然條件,召開座談會專題研討產業發展道路,按照“1年有起色、3年見成效、5年上臺階、7年奔小康”的整體目標,立足蘭溝村實際,科學制定村級發展規劃,不斷和鄉、村兩級共同研究,認真總結和梳理,形成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能夠促進蘭溝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科學規劃,指導蘭溝村今后的發展,確保到2019年,使蘭溝村實現經濟強化、道路硬化、環境美化、居住舒適化、農業產業化、管理民主化、農民知識化、村風文明化等“八化”目標,在2020年之前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為進一步完善發展規劃,又不耽誤群眾生產,巡視組一行趁農戶午飯或晚上閑暇時間,或頂著炎炎烈日,或披星戴月走村入戶,開展幫扶調研工作。每到一戶,都親切與聯系戶交談,詳細詢問生活情況及遇到的困難,積極協調和幫助農戶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心全意把雙聯工作抓實、抓好、抓出實效。

注重實效,落實產業發展項目
在確定了“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果園建設、旱作農業種植、勞務等特色產業,夯實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的基本思路后,省委第四巡視組著眼長遠,積極落實產業發展項目,利用蘭溝村便利的交通條件,引導群眾大力發展養殖產業和果品種植,積極幫助群眾轉變觀念,探索新的產業發展模式,改變全村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單一的格局,幫助農民致富。
養殖業上,巡視組積極協調,通過婦女小額擔保貸款、雙聯惠農貸款等多種方式,幫農戶解決好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問題,大力扶持有發展意愿的養殖戶,為在全村樹立典型,讓他們帶動全村、全鄉養殖產業上臺階。
種植業上,在省委第四巡視組的積極努力和引導下,蘭溝村村民積極實施土地流轉,發展果園產業,新建川地蘋果園100畝,山地核桃園200畝,綠化村莊周圍及荒山荒坡100畝。同時,結合蘭溝村實際,在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麥、全膜馬鈴薯等種植上提供幫助,因地制宜,科學謀劃,通過大力推廣全膜覆蓋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產量、確保糧食安全,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勞務產業上,依托樺林鄉勞務產業優勢,鼓勵和引導群眾勞務輸出逐步由體力型向技術型轉變,力爭戶均勞務輸出1人以上,全村全年輸出400人以上,增加勞務收入;同時,積極培養致富帶頭人,引導有資金和有能力的群眾到小城鎮發展第三產業,帶動全村經濟發展。
為進一步加大產業發展支持力度,建立產業發展長效機制,2012年9月,在第四巡視組的協調幫助下,蘭溝村建立村級扶貧互助社1個,解決20萬扶貧互助資金,幫助農民發展產業,共同致富奔小康。

全面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蘭溝村陣地是一間僅有30多個平米的破舊房屋,根本無法發揮村級戰斗堡壘作用,無法服務群眾。得知此情況后,省委第四巡視組想法設法聯系項目,在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上多次給予指導和建議,并提供20噸水泥,幫建蘭溝村總占地面積1606平方米(2.41畝)的綜合服務中心及文化廣場。該工程于2013年4月開工建設,目前已投入使用。
在了解到蘭溝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落后,農民“買書難、借書難、讀書難”的問題后,巡視組為蘭溝村農家書屋捐贈圖書3754冊,訂閱農民科技報17份,法律讀本300本,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為蘭溝村群眾贈送書法作品20余幅,極大滿足了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同時,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讓農民在家門口學技能、長本領、謀致富。通過農家書屋這個“文化糧倉”、“致富寶典”,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使種植養殖技術和致富的手段得以提高,有力促進了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及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十八大后,巡視組為蘭溝村送去《十八大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和《中國共產黨章程》等學習材料,并在蘭溝村兩委班子會議上,輔導學習十八大報告精神,提高群眾對政策法規的知曉率。
科學引導,廣泛開展技能培訓
通過召開群眾座談,廣泛聽取意見,了解群眾心聲,巡視組協調養殖意愿較強的培訓對象赴天水市君太華遠養殖場學習先進的養殖經驗與技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組織蘭溝村干部群眾深入麥積區中灘鎮九龍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清水縣西靈山5萬畝優質核桃現代農業示范區、清水縣核桃標準化科技示范園等示范點,對麥積區、清水縣標準果園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和學習交流。同時,邀請省農牧廳種植、養殖業專家深入蘭溝村,對群眾進行農業、養殖等技術指導與服務,讓群眾真正掌握養殖、種植技術,掌握致富奔小康的本領,讓養殖、種植產業成為老百姓真正的致富產業。
巡視組還在生活上給予群眾關懷和溫暖,天氣轉寒,巡視組不忘村里困難的群眾,給他們送去過冬所需的毛衣、毛褲和必須生活用品;針對當地適齡兒童缺鐵性貧血患病率高、營養不良等,巡視組克服困難為蘭溝村0—3歲適齡兒童免費提供營養包。
“雙聯”行動中,巡視組始終堅持聯村與聯戶相結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治窮與治愚相結合、典型引路與整體推進相結合“四個結合”,為樺林鄉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致富奔小康做了許多看得見、摸得著、合民意、得民心的實事,使“雙聯”行動這項干部群眾雙向受益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小康工程不斷向縱深推進。隨著雙聯行動的不斷深入開展,樺林鄉蘭溝村已初步形式了一個集民智、解民憂,出實招、促發展,干群一心為民富民的幫扶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