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莊村里的“金牌調解員”
——記武山縣樺林鄉牛莊村人民調解員閆愛芳

“人民調解員”對于武山縣樺林鄉牛莊村黨支部書記閆愛芳來說,不僅僅是擔任的一個職務,更是肩上的一份責任。
從事人民調解工作二十多年來,閆愛芳以身說法,一旦有村民家庭不和睦、鄰里關系不和諧,她都會三番五次地上門勸說,直到把事情徹底解決。慢慢地,村里誰家小兩口吵架了,會立即找到她去調和;兒女間發生財產糾紛,也找她去裁斷。幾年下來,閆愛芳幫助村民解決了不少煩心事,成了村里的“金牌調解員”。

(調解婆媳糾紛)
閆愛芳告訴記者,自己嫁到牛莊村之后與婆婆一起生活相處了13年,這13年中婆媳二人從未紅過臉。作為一名村級的人民調解員,調解的各類矛盾糾紛中婆媳矛盾最為常見。每當遇到這類矛盾糾紛時,閆愛芳時常會以身說法,把自己和婆婆和諧相處的一些經驗講給當事人聽,博得當事人的認可。
在村民們的眼里,閆愛芳是個調解“百事通”。這與她一直擔任牛莊村黨支部書記,接觸過財政、民政、綜治、統計、計生、建設等多種工作有很大關聯。正是因為這些工作經歷,閆愛芳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使她在各類矛盾糾紛調處中能夠游刃有余。

(調解鄰里接糾紛)
1999年,隴西縣修整316國道隴西和武山的交界處,施工隊在施工過程中將牛莊村灌溉農田的隴天渠填平,導致隴天渠無法通水,嚴重影響了牛莊村數千畝農田的灌溉。閆愛芳趕到施工現場后,嘗試與施工隊負責人交流,然而隴西施工隊負責人態度蠻橫,并出言威脅她的生命安全。面對威脅,身為女子的閆愛芳并沒有因此退卻。這件事后經過縣委縣政府派人出面與隴西縣政府進行協調最終得到解決。
記者采訪提及此事時,問閆愛芳當時面對施工隊負責人的言語威脅有沒有害怕。閆愛芳說:“就算那天施工隊的負責人不講理要傷害我的生命我也不害怕,因為我是村上的帶頭人,如果不上前阻止讓他把群眾的水渠填了,我沒臉給村民們交代。”
多年來閆愛芳始終以維護農村穩定為原則,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調解家庭糾紛200多起、鄰里矛盾156起、婚姻矛盾34起,預防矛盾激化及民轉刑案件糾紛多達9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

(閆愛芳的丈夫是一位高速公路養路工,他對妻子的工作是百分百的支持。)

(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