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黨史資源。從1935年9月25日至1936年10月11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主力部隊先后經過武山,積極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和抗日救國真理,領導開展農民運動,發展黨的組織,用鮮血和生命在武山大地上譜寫了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武山縣發揮縣內紅色資源較多的優勢,把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作為教育實踐活動“六學一參觀”的重要內容之一,組織黨員干部重溫革命歷史,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一是組織黨員干部參觀紅色革命遺址,堅定理想信念。3月份以來,縣委、縣政府領導帶領黨政班子成員赴武山縣紅軍長征強渡渭河紀念館、紅一方面軍強渡渭河紀念碑、武山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紅色革命遺址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認真聆聽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感人故事,現場觀看了革命故居舊址和先輩遺物。一件件珍貴遺物,一幅幅歷史圖片,一個個感人故事,讓每一名同志受到強烈震撼,在現場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全縣各級各部門先后組織黨員干部參觀紅色革命遺址,瞻仰長征舊址、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光輝歷史,通過參觀學習教育,讓大家的思想上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凈化,進一步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二是邀請老同志講述長征故事,緬懷豐功偉績。城關鎮黨委和一些縣直單位邀請退休干部王悾老人,深切講述了紅軍經過武山時,面對敵人圍追堵截英勇斗爭的感人故事。王悾是城關鎮的一名退休干部,近年來,他懷著對革命先輩的崇敬心情,沿著長征路線進行了深入細致地采訪,先后完成了《紅軍長征在武山》和《紅色足跡》等長篇散文,以采訪到的真實故事,用飽含情感的抒情語言,深情地講述和再現了一個個在長征中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跡,高度評價了革命前輩勇往直前的斗爭精神和高尚的革命品質。他在宣講中號召,長征精神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和精神力量源泉,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發揚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認真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促進發展的激情與動力,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建設幸福美麗新武山做出新貢獻。
三是以革命傳統教育凝聚正能量,踐行群眾路線。紅軍長征途經武山,在這里撒下了革命火種,讓老一輩革命家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在這方熱土上深深扎根。為了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縣上結合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制作了《三大主力過武山》、《沿安那橋那村》、《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等三部電視專題片,真實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頑強、浴血奮戰、前仆后繼的壯烈歷程,見證他們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展示他們無私無畏、百折不撓的革命情懷。廣大黨員干部觀看后,表示要認真學習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真正把學習弘揚紅軍長征精神、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激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凝聚為加快發展的正能量,全力開創武山轉型跨越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