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全面總結和展示雙聯行動開展兩年多來的經驗及成就,縣委雙聯辦與信息中心聯合推出“雙聯進行時”系列報道,以激發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斗志,為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從今天起,在“中國.武山網”陸續刊發“雙聯進行時”系列報道。
【雙聯進行時·村級示范篇】
借力雙聯東風 建設美麗新村
——山丹鄉車岸村雙聯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山丹鄉車岸村是省委書記王三運第二批確定的聯系村。雙聯行動開展以來,車岸村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在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美麗鄉村創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推動了雙聯行動縱深開展,加快了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2013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176元。

全力夯實基礎設施,搭建幸福生活“新舞臺”。在雙聯行動中,村兩委班子緊緊抓住省委王書記、甘肅銀行等幫聯車岸村的良好機遇,加強與聯系單位的協調,多方爭取幫扶資金和項目,全力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一是配合省水利廳對總投資1600多萬元的車岸渠首進行了改造,解決了車岸及下游6村1.8萬畝農田的灌溉難題。二是多方籌資55萬元,建成了建筑面積300平方米的車岸村綜合服務中心和占地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廣場,并出資15萬元對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進行配套設施配置,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三是爭取幫扶項目為本村硬化村內巷道1700多米,方便了村民出行。四是為15戶貧困戶落實雙聯貸款75萬元,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積極培育富民產業,打通增收致富“新途徑”。車岸村依托川區便利的灌溉條件,大力發展以韭菜為主導的蔬菜種植業,采取“填空補齊、連片推進”的辦法,全力打造車岸蔬菜標準化示范園區。一是投資70多萬元為群眾免費發放大棚水泥支桿10萬余枝,新建設施蔬菜棚100座,升級改造設施蔬菜大棚231座,引進韭菜、西瓜優質高效新品種2個,擴大蔬菜種植面積200多畝。同時,拓寬硬化蔬菜園區產業路14公里,維修改造蔬菜園區渠道8公里。二是邀請技術人員從蔬菜種植的選種、栽植、設施、管理等環節進行技術培訓10余場次,培訓群眾1200余人次,發放科技資料300多份。三是借助幫聯單位外力,著力破解群眾發展產業資金難題,通過與幫聯單位農發行、甘肅銀行等部門的銜接,采取金融機構上門服務方式,為33戶群眾發放雙聯惠農貸款達到160多萬元。積極為玉龍沙發、保軍玉器加工等5戶小微加工企業爭取貸款100多萬元,用于擴大發展規模。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該村逐步形成了規模化種植和整村連片開發相結合的特色產業發展新模式,實現了反季節蔬菜種植規模和產量雙向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穩步提高的新格局,有力促進了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大力創建美麗新村,筑牢邁向小康“新臺階”。車岸村按照“立足現狀、適度集中”的原則,“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修建、分步實施”的辦法,建成了一期二層別墅式新農宅16套,并配套了水、電、路等設施。目前,新村二期10戶新農宅也已啟動,正在火熱建設中。同時,以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為目標,大力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截至目前,共改造墻體3000㎡,粉刷墻體5600㎡,拆除危舊房30戶,改造舊房20戶,設置垃圾桶10個,安裝路燈15盞,極大改善了村容村貌,為村民早日過上小康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
深化社會治安治理,共創和諧平安“新家園”。高度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通過強化領導、健全機制、宣傳引導等舉措,積極開展平安車岸創建活動,著力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源頭性問題,努力形成在發展中維護穩定、在穩定中實現發展的良好局面。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做到易激化矛盾糾紛調解不過夜、小矛盾糾紛調解不出組、大矛盾糾紛調解不出村,力爭達到“排查發現一個、成功調解一個、促進一片和諧”的效果。今年以來,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8起,全部成功調處化解。同時,堅持把“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評選作為推動全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管理的的重要載體,積極創評“十星級文明戶”55戶、“好婆婆”36名、“好媳婦”42名,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文明素養,營造了和諧平安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