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沿安鄉茍具中藥材示范種植基地調研)
9月18日,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先后深入沿安、楊河兩鄉鎮,就當前各項重點工進行調研指導。索鴻賓強調,各鄉鎮要堅持既定目標不動搖,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全力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縣委副書記武建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扶貧辦主任謝勇及縣委辦、縣委農工部、交通局等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在沿安鄉草灘至仁峪通村道路建設現場調研)
沿安鄉位于武山縣南部,與岷縣、禮縣接壤,是武山縣最偏遠的鄉鎮,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單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早日擺脫貧困、實現小康,已成為全鄉的當務之急,更是廣大群眾的熱切期盼。索鴻賓十分關心沿安鄉的發展和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今年以來,曾多次深入沿安鄉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和調研指導工作。當天,索鴻賓先后深入城沿公路、沿安鄉高九村、高九小學、草灘村仁峪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草灘至仁峪通村道路建設現場,沿安鄉茍具中藥材示范種植基地,查看項目建設進展和產業發展情況,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在草灘至仁峪通村道路建設現場,索鴻賓親切看望施工人員,查看道路設計線形和施工進度,詳細了解該區域人口分布、產業發展等情況。索鴻賓強調,深入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是全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沿安鄉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從解決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最急迫、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千方百計爭取項目,整合資金,進一步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為實現脫貧致富夯實基礎。要結合鄉情實際,堅持不懈地發展勞務輸出、中藥材種植、特色養殖等富民產業,不斷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要積極引導貧困群眾主動投身扶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力爭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索鴻賓強調,沿安鄉要搶抓當前有利時機,加大工作力度,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全面加快仁峪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草灘至仁峪通村道路等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力爭項目早日建成,讓群眾早日收益。

(在楊河村東山、陰山自然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現場調研)
楊河鄉楊河村東山、陰山自然村地處楊河鄉山區,自然條件差,災害多,基礎設施薄弱,產業滯后,長期制約著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今年縣委、縣政府把該村列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村,共涉及搬遷群眾78戶450人,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在實地查看了項目進展情況后,索鴻賓強調,易地扶貧搬遷是改善山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有效舉措。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協調配合,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扎實做好房屋結構、建筑風格設計、工程質量監管、基礎設施配套等各項工作,切實讓廣大群眾滿意。項目施工單位要搶抓有效工期,加大人員、機械的投入力度,加快施工進度。項目主管部門要認真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切實加強項目監督,嚴格質量要求,確保建設任務按既定目標穩步推進。同時,要提早謀劃搬遷群眾產業培育,特別要加大對種植、養殖技術的培訓力度,千方百計解決群眾貸款難等問題,努力拓寬增收渠道,幫助群眾盡快脫貧致富。
調研中,索鴻賓還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層黨建、“保民生、促三農”專項行動等各項重點工作進行了調研,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

(建設中的草灘村仁峪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