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長馬勤學在鴛鴦鎮調研精準扶貧工作時強調
聚焦發力 集中攻堅
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決戰

6月17日,武山縣長馬勤學帶領縣政府辦、扶貧辦、財政局、交通運輸局等部門負責人,深入鴛鴦鎮包坪、大林等村調研精準扶貧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六個精準”,對照“1+17”方案,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措施,聚焦發力,集中攻堅,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決戰。

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怎么樣?村上都有哪些致富產業?學校條件怎樣?制約村子發展的因素是什么?今年能不能實現整體脫貧?帶著這些問題,馬勤學走進鴛鴦鎮包坪村,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走訪農戶、與干部群眾代表深入座談等方式,詳細了解全村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困難,并鼓勵村干部要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帶領全村群眾凝心聚力、苦干實干,盡快脫貧致富。

沿著新修的通村公路,馬勤學來到鴛鴦鎮大林村村委會,詳細了解該村通自然村道路砂化、文化廣場建設、富民產業培育和雙聯單位幫扶等情況。當了解到該村中藥材種植已初具規模時,馬勤學指出,要大力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全膜玉米等優勢產業,不斷拓寬致富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切實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調研中,馬勤學強調,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把扶貧攻堅作為當前最緊迫的工作、最艱巨的使命和最大的政治任務,以用心、使勁、過細、求效的精神和作風,全力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目標任務。要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貧困村“換窮貌”的重中之重,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大力推進通村道路、安全飲水、巷道硬化、危房改造、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聚力定點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要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策、因地制宜”的要求,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強化金融扶持作用,大力發展蔬菜、林果、畜牧、旱作農業、勞務等多元富民產業,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要堅持把基本公共服務向貧困村、貧困戶延伸,進一步加快貧困村幼兒園、衛生室、文化活動室、便民服務點建設,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全力保障群眾公共服務需求。要堅持把精準扶貧與環境整治相結合,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扎實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真正實現發展與生態、富裕與美麗的雙贏。要大力實施“扶智工程”,加大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激發群眾自力更生、苦干脫貧、實干致富的動力,引導群眾憑借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創造幸福生活。

馬勤學還深入特困戶陳天榮等家中,仔細了解特困群眾貧困原因,與特困戶共同探討脫貧計策。馬勤學要求,鎮村兩級干部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深入貧困村貧困戶,多想辦法,多做工作,真幫實扶,認真落實各項保障措施,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幫助特困群眾盡早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