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扶貧好幫手 產業扶貧再發力
——武山縣與中國土特聯盟簽訂一帶一路產業扶貧工程戰略合作協議

7月30日,武山縣與中國土特聯合中國土特產業創新發展聯盟(中國土特聯盟)成功簽訂中國土特一帶一路產業扶貧工程戰略合作協議,未來5年,中國土特聯盟將陸續投入5億元用于武山產業扶貧工程,將為加快武山農業產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脫貧帶來新的重大機遇。

國務院參事、農業部原副部長、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中國土特聯盟理事長劉堅,國務院扶貧辦原黨組成員、行政人事司司長、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北師大中國教育扶貧中心主任司樹杰,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副司長吳富祥,中國供銷集團大連資源交易所總經理王忠祥,中國農副土特產品開發公司董事長、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玉芳教育基金發起人王昕瑋,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中國新常態國家智庫專家彭真懷,中國農副土特產品開發公司執行董事晏江等公司負責人,市政府副市長霍衛平、市扶貧辦主任楊保珍、市扶貧辦副主任劉學森,以及縣委書記索鴻賓、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縣委副書記閆斌、副縣長李菊霞參加項目座談會及簽約儀式。

精準扶貧攻堅戰、大決戰打響以來,武山縣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推進扶貧開發相關指示精神和國家關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產業扶貧相關精神,著力深化對外交流合作,依托農業特色產業優勢,大力實施引強引智工程,在改革開放、引進外力、全面加快武山扶貧開發和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中邁出堅實步伐。
(一)開拓視野引強援。面對艱巨繁重的扶貧任務,武山縣立足內力和外力兩個動力,進一步強化視野外拓意識,跳出行政圈子,尋求扶貧“幫手”,形成攻堅合力,在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助力精準扶貧的同時,積極引進強大外援支持和參與武山扶貧開發工作。多年以來,武山縣長期與中國農副土特產品開發公司董事長、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玉芳教育基金發起人王昕瑋女士保持真誠合作,由玉芳教育基金出資160多萬元,先后在北京和武山兩地舉辦教育培訓班4期,培訓師生343人,為城關小學、龍泉小學等學校配備了價值300多萬元的教學設施,為武山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國家大力實施扶貧開發戰略以來,在持續加大校長、教師兩支隊伍免費培訓的基礎上,中國土特聯盟高度關注關心武山扶貧工作,在縣上積極接洽、真誠邀請下,中國土特聯盟最終與武山縣簽訂五年長期合作協議,傾力武山扶貧開發事業,為全縣精準扶貧攻堅戰帶來強大動力。
(二)深化合作謀雙贏。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未來五年,中國土特聯盟和武山縣將發揮各自優勢,并深度結合“一帶一路”和西部扶貧等國家戰略,在注重長期與短期、產業與教育、提高農民收入與整縣脫貧相結合的基礎上,立足武山實際開展農業產業提升、新農人培育、互聯網+、新型投融資體系建設、項目對口扶持、優質產業導入等合作內容,共同推進中國土特一帶一路產業扶貧工程武山計劃,達到地方產業升級、農民增收脫貧的目標。合作期間,中國土特聯盟將投資5億元用于武山產業扶貧工程,建設“中國供銷西北農產品交易中心”,打造中國土特聯盟示范基地,重點培育傳播一批武山自主品牌,5年內培訓3萬名新農人和基層管理服務隊伍,依托“橋計劃”為武山導入各種資源,并在中國土特產業投資基金下設專項產業扶持基金,對口扶持武山相關產業企業。
(三)巧借外力抓特色。武山縣將利用合作機會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戰略,與中國土特聯盟共同努力推進武山農業產業提升,加快完善產品貯運加工等配套設施,對接國際國內市場,提高產品質量,擴大銷售渠道,推動武山蔬菜等農業產業不斷做大做強。一是著眼富民增收一核心,采取政府推動、園區帶動、市場拉動、服務聯動和產業互動等“五動”措施,突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走“連片建設、規模經營、特色發展”的路子。二是突出園區、科技兩引領,建設一批“優良品種試驗示范、高新技術示范推廣、集約化育苗、生態農業示范”于一體的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帶動全縣蔬菜標準化生產。三是強化政策、金融、平臺三支撐,大力扶持蔬菜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升級改造。四是提升綠色、品牌、營銷、鏈條四優勢,提高蔬菜產品附加值,全面提升武山蔬菜產業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