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上午,武山縣河道綜合整治常態化啟動儀式在洛門大南河舉行。提出通過完善制度、建立機構、聯合執法、督導檢查等措施,使全縣河道采砂管理、河道水生態環境得以根本好轉。
副縣長孫德銀、洛門鎮、縣水務局以及流域內部分群眾代表、13家采砂場的負責人參加會議并現場觀摩河道治理要求及治理成果。

水是武山縣發展的寶貴資源,渭河及其五大支流是養育武山人民的母親河,但與之不相協調的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河道內亂采亂挖、圈河占地、亂倒垃圾,成為美麗武山“臉上”的一個污點,嚴重影響了群眾生活質量,成為沿岸群眾反映最為集中的問題之一。去年武山縣先后開展河道集中整治活動6次,拆除違規采砂場6家 ,移除河道內砂石料60多萬立方,通過完善制度、建立機構、聯合執法等措施,全縣河道綜合管理秩序明顯好轉。

今年,武山縣委、縣政府再次作出加大河道環境綜合整治的決策部署,提出河道管理常態化的要求,并采取聯合執法、督導檢查等有效措施,對渭河及其榜沙河、山丹河、大南河、漳河流域內存在的非法采砂、依法進行嚴厲打擊。重點對河道內無證開采、越界開采、超期開采、亂搭亂建、亂排亂倒、亂圈亂占等違法違規行為和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綜合整治;同時,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督促砂廠認真清理回填采砂機坑和因采砂形成的廢渣棄料;對非采砂區域河道內影響河勢穩定的垃圾、砂堆和違章建筑,責令限期清除,以保證河道行洪安全暢通;建立“一周一巡查、十天一整改”的辦法,確保河道管理工作實現常態化。
大南河流域經過半個多月的清障疏浚、清理垃圾,平復河灘地、關閉采砂場等綜合治理,將近2公里河道內河水清澈見底,河岸整潔順暢,成為今年武山縣河道綜合治理的樣板工程。經縣水務局水行政監察大隊、洛門鎮相關負責人檢查驗收全部達標并及時轉段治理。

針對河道內無證違規開采、亂倒垃圾處理難的問題,孫德銀強調,垃圾處理是河道生態治理的重要環節,各級各部門應主動謀劃方案、全程跟進落實,共同研究解決方案,保證質量,全力推進治污進度;沿河各基層黨組織要不斷增強村民環保意識,激發村民參與熱情,充分調動群眾改善居住環境的主觀能動性,團結帶領村民共同治理河道,確保河道綜合治理效果持續長久;堅持依法治水,大力搞好河道綜合整治,努力改善河道環境,對亂采、濫挖、亂占的不良行為堅決予以打擊制止,各有關鄉鎮和部門要密切配合,各負其責,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努力實現河道水清、堤固、路暢、岸綠的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