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冬今春,受氣候干旱、降雨偏少等因素影響,武山縣渭河南北兩山土壤墑情較差,一定程度影響了春季植樹造林工作進度。近期,接連幾場春雨普降武山,土壤墑情明顯好轉,為全面開展植樹造林帶來了有利條件。4月20日,武山縣搶抓時機,再鼓干勁,組織全縣63個單位3600多名干部職工,采取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集中人員的辦法,掀起第二輪義務植樹造林的高潮。

為確保義務植樹造林取得實效,保障植樹造林成活率,武山縣精心組織、突出重點、嚴格要求、保障質量。一是明確責任區域,積極履行義務。確定了本次植樹基地的建設期限為三年,每個單位的職工每人每年完成4株的植樹任務,并負責補植和撫育管理。林業部門根據各單位的人數和植樹任務確定植樹地塊和面積,確保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地塊,落實到單位。繪制了綠化區地塊分布位置示意圖,掛圖作戰,按圖督查,確保植樹造林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二是搶抓土壤墑情,盡快完成任務。為切實搶抓好土壤墑情的有利時機,確定本次義務植樹活動時限為3天,在4月20日啟動,到4月22日前全面完成植樹造林任務。同時,為進一步加快工作進度,有效解決栽植樹木澆水問題,在植樹造林區新修環形路5.2公里,修建小型提灌1個,開挖容積50立方米以上蓄水池15個。三是嚴格技術標準,注重栽植質量。林業部門抽調技術人員在整地方式、栽植密度、栽植要點、苗木運輸、撫育管理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分區域、分單位負責,嚴把栽植關,確保了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四是管護責任,保護造林成果。各單位要嚴格落實管護責任制,確保責任到單位、到人,做到包栽、保活、包管理。林業局和城關鎮協同進行管理,確定護林員常年看管,嚴禁人畜進入造林區域毀壞幼苗,確保造林成果不受破壞。五是加強督促檢查,嚴格兌現獎懲。由縣委督查室牽頭,紀檢委、組織部、縣綠化委員會等單位組成督查小組,開展督促檢查。各單位在栽植結束后,要向督查小組寫出書面報告,申請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完工。對完成任務及時、質量高、成活率在80%以上的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