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武山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舉全縣之力加快整縣脫貧進程,全縣精準脫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面展示我縣脫貧攻堅取得的輝煌成就,武山縣信息中心聯合各鄉鎮推出【鄉村巨變】系列專題報道,全方位、多側面、多角度展示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富民產業、公共服務等方面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鼓舞干勁,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奮力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幫聯共筑脫貧夢 民武舊貌換新顏
——馬力鎮民武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村幼兒園)

(幼兒園里嬉戲的孩子們)
從馬力鎮區沿著寬闊的濱河大道一路向南,行駛1公里便進入民武村,一排排高大粗壯的柳樹映入眼簾,干凈整潔的村莊巷道錯落有致,白墻青瓦的農家院落鱗次櫛比,潺潺溪流在襯砌改造的民武灌渠里緩緩流淌,現代化的村幼兒園里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今年剛落成的村文化廣場上鑼鼓喧天,擠滿了前來看戲的群眾,一番熱鬧景象好似驅散了冬日的嚴寒。這些可喜的變化便是民武村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和雙聯行動以來的發展縮影。

(民武村)

民武村是馬力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有民武、山場2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246戶1257人,人均耕地只有1.19畝,村民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務工和傳統種植業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偏低,增收渠道單一,早日實現脫貧致富成為全村廣大群眾的迫切愿望。

(小微企業創業園)

(通村硬化路)
2015年初,隨著全省扶貧攻堅行動深入開展,民武村被確定為省委王三運書記和省委辦公廳的雙聯聯系村,王書記先后三次到民武村調研指導工作,召開座談會,與各級領導干部、黨員群眾代表一起謀劃發展出路,入戶走訪貧困戶,與貧困群眾一起找致貧原因、想致富辦法,對民武村精準扶貧工作總結提出了“三園一區兩依托”的發展思路和“奮力夯實五個基礎”的具體要求,極大地鼓勵了各級黨員干部和民武村廣大群眾脫貧致富信心。

(巷道硬化工程)

(村容村貌整治)
雙聯單位和駐村幫扶干部實地入戶走訪,深入了解村情戶情,制定全村發展規劃和各戶的脫貧計劃,因村因戶施策,全力幫扶,在改變群眾思想觀念,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培育富民產業等方面求實效出實招。兩年來,累計協調落實各類項目24個,籌措資金5030萬元,入戶宣傳政策400人次,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8期,幫辦實事109項,為全村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指導孩子們做工藝品)

(幼兒園嬉戲的孩子們)
通過各級政府的大力幫扶和廣大村民辛勤努力,民武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2015年民武村在全鎮率先實現了整村脫貧,近三年來全村165戶769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順利脫貧。預計2016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到6500元以上。民武、雙場兩個自然村的通村硬化道路、巷道硬化、安全飲水、動力電等實現了全覆蓋,新建護村堤防910米,完成連接水泥廠和鎮區全長7.3公里的濱河路改擴建工程,建成村級文化廣場、鄉村舞臺和村級幼兒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改造危舊墻體,巷道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實施二級提灌工程,飲水上山,滿足山區1000余畝土地的灌溉需求,拓寬砂化山區產業路4公里,襯砌改造余武灌渠8.2公里,在山區建成花椒園套種豆角600畝,川區發展蔬菜種植,建設鋼架大棚170座,建成小微企業創業園,引進當地奇石和木器加工企業兩戶,建成養殖小區,帶動發展規模養殖戶6戶,建成了民武村精準扶貧特產網店和電商金融服務點,成立扶貧互助協會,落實精準扶貧貸款、雙助貸等各類金融扶貧貸款199戶607萬元。
(通自然村硬化路)

(貧困戶建設的新房子)
民武村順利實現整村脫貧目標,率先在全縣探索建立了黨建引領精準扶貧“八種模式”,不僅為全縣脫貧攻堅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而且通過各種模式的“結對幫扶”,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示范引領作用,有效加強了各黨組織之間、黨員與貧困群眾之間的緊密聯系。

(民武村)

(村民在衛生室就醫)

(鋼架設施蔬菜大棚)

(規模化養殖戶)

(大棚蔬菜)

(安全飲水通到農戶家)

(馬力奇石)

(民武木雕)

(便民金融服務點)

(民武木雕)

(馬力奇石)

(馬力奇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