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眾人齊心,其利斷金。受強降雨的影響,武山縣龍臺鎮董莊村西河沿線的河堤和田間產業路遭到嚴重破壞,對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為夯實脫貧基礎,加快全村脫貧步伐,7月16日,董莊村“兩委”積極組織全村群眾,扎實開展災后自救工作。

村“兩委”號召,群眾積極響應。毀壞的河堤、塌陷的道路、淹沒的農田……如何改變目前的現狀,不僅僅考驗著村“兩委”,更考驗著每一位董莊村民。大是大非面前,村黨支部率先站出來,號召集全村之力,開展基礎設施重建工作。在村黨支部的建議下,很快村委會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議修補橋梁、河堤、田間路燈各項工作。當群眾聽說要維修橋梁、田間路等時,他們熱情高漲,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迅速凝聚合力。在短短的時間里,廣大村民通過各種渠道捐款達5000余元。

修通田間路,打通致富路。我們常說,要致富先修路。面對被洪水沖毀的田間路,大家沒有退縮,16日一大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來到施工現場,就算抱一塊石頭,或者是提一桶水,群眾都用實際行動為全村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我們沒辦法戰勝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但是我們有能力組織村民開展災后自救。自從倡議修建田間路、橋梁等村內基礎設施后,群眾都很熱心,在外的更是通過發紅包的方式把一片愛心發過來,我感到非常的感動,也倍受鼓舞。群眾都這么熱心,如果我們村‘兩委’沒有實際行動就是我們的失職。”董莊村黨支部書記陳曉軍激動地說。

“今天聽說村里要修路,我趕快就過來了,一來看看我能不能幫忙做點什么,二來為村里做點實事,這樣到地里去就有路走了。”村民楊明義高興的說。

黨旗高飄揚,黨員顯擔當。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群眾積極開展災后自救工作。經過群眾一天的辛勤勞動,共計修繕河堤30余米,橋梁2座,田間道路800余米。路通了、橋好走了、河堤安全了,看著這些辛勤的勞動成果,群眾都笑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