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武山縣旅游委積極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深入挖掘鄉村旅游資源,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以“依托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美麗鄉村”為主要目標,加快扶持鄉村旅游發展,助推精準扶貧工作。

一是旅游線路帶動農家樂。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和地域特色,在通往景區景點的交通干道沿線大力發展農家樂,從縣城出發,在通往水簾洞、木梯寺、臥牛山等A級景區的道路沿線建有農家樂20戶;依托“溫泉-四門-龍臺-灘歌”精準幫扶示范帶;其中,溫泉鎮建有農家樂12戶,四門鎮10戶,龍臺鎮16戶,灘歌鎮10戶;依托龍臺萬畝油菜花海,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龍臺、灘歌等地,輻射帶動兩地鄉村旅游發展。

二、精準規劃,精準施策。為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大旅游、大產業,旅游委與相關鄉鎮積極協作,大力推進農家樂建設。在農家樂建設過程中,為確保農家樂建設進度,旅游委精準脫貧領導小組在實地考察,聽取村委會和村民意見,與鄉鎮進行溝通銜接的基礎上,制定了工作目標、實施計劃和扶貧流程;委機關定期召開精準扶貧專題會議,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是重視特色優勢。農家樂建設中注重了當地特色資源優勢,形成“一村一式”“一戶一味”的特色農家樂片區。龍臺鎮董莊村以冷水魚聞名遐邇,大力發展漁家樂,并先后注冊成立了武山縣金水灣冷水魚養殖專業合作社、武山縣龍臺軍義養殖專業合作社等農家樂,引導經營者注重打特色,創品牌,增強競爭力。

四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組織洛門鎮、溫泉鎮、龍臺鎮等鄉鎮部分貧困村負責人赴北戴河、袁家村、馬嵬驛、白鹿倉等地參加國家、省、市業務主管部分組織的鄉村旅游培訓,學習外地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旅游委組織全縣鄉村旅游經營者開展勞動技能培訓,重點培訓家庭經營、電子商務、實用技能,通過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培訓,不斷提升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