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末時節,寒意陣陣,當歸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灘歌鎮元崖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群眾緊鑼密鼓地開始采挖藥材,期待著能有一個好收成。

今年來,灘歌鎮堅持把發展富民產業作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緊緊圍繞“六大產業”要求,本著宜農則農、宜畜則畜、宜藥則藥、宜菜則菜、宜游則游的原則,充分挖掘貧困村資源優勢,精準對接“一戶一策”,不拘一格加快發展富民產業。特別元崖、南溝等地,充分發揮境內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較好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出一條以中藥材種植為主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一是組織考察,學習經驗。多次組織致富帶頭人遠赴岷縣等大型中藥材集散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詳細了解了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加深了群眾對中藥材產業鏈的認知,激發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二是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中藥材種植區域,統一規劃建設基地、科學撒播種苗、推廣種植技術、重視采收加工。著力打造了以元崖、南溝等村種植當歸,大麻、杏灣、北山、漆灣、松山等村種植黨參、材胡為主的中藥材連片區域,先后完成當歸種植500余畝,撒播柴胡近2500余畝。中藥材種植產業優勢初步顯現,形成了規模效應。

三是立足市場,創新模式。從讓群眾收益的角度出發,緊盯市場需求,通過培養專業合作社、種植帶頭人等經營主體,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引導周邊群眾共同參與生產;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建立健全“企業+種植大戶+貧困戶”、“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帶動貧困群眾穩定穩增收;同時,發揮村級電商重要平臺,以岷縣、隴西周邊藥材批發市場為主,建強中藥材基地,走好中藥材產業發展道路,讓藥香飄滿群眾致富路。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